安子怡幾人在外面十分羨慕的很,包括胡麗。
現象級歌曲啊……
這人的命真好!
自己怎麼就遇不到這種好事呢?
她們暗自羨慕著。
“吳創作,你這曲不需要樂隊編排的嗎?”胡麗等候的有些無聊,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不需要,我會作曲,也會自己編排。”吳帆如實道。
出於對歌曲配樂質量的考慮,胡麗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吳創作,好的配樂需要好的樂隊編排,沒必要省這個錢。”
在她想來,吳帆雖然會作曲編曲,但實力應該不怎麼樣,為了省錢才選擇自己獨自編排。
這樣會導致歌曲配樂質量下降,用幾個字眼來形容就是“音質不高”,雖然不影響聽眾欣賞,但在感染力方面、極致享受方面會大打折扣,實在得不償失。
吳帆微微笑下,知道胡麗是好心,只是她對自己的實力有所誤解罷了。
這其實涉及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
用樂隊編排配樂好,還是用電子合成音編排配樂好。
樂隊編排就是真人彈奏樂器,效果會受演奏者實力、情緒、乃至一些客觀因素所左右,音色無法改變,音準無法保證。
而電子合成音效果不會受不可控因素影響,而且音色可調至完美程度,音準十分準確。
二者相較,電子合成音盡顯優勢。
不過……
在現場表演這一方面,還是以樂隊演奏為好,畢竟演奏者會有超常發揮的時候,並且融入一些情緒更容易增強感染力,帶動現場氛圍。
因此,單論配樂編排的話,電子合成音佔據絕對優勢。
只是……
這有個前提,那便是編排配樂的人十分精通電子樂器音,而這一點又是基於精通傳統樂器之上的。
此時的吳帆,雖然掌握的傳統樂器並不多,但他分分鐘可以學啊……
他只需要辨認出配樂所需的樂器,然後花費聲望點,一一學到d6級夠用即可。
所以。
對吳帆來說,不存在他無法編排的配樂,也不存在他編不好的配樂,根本用不到樂隊出手,絕非為了省錢而為。
這一刻。
面對胡麗的建議,吳帆只是把耳機遞給了對方,一切盡在不言中。
只欣賞了一小會,胡麗便震驚的說不出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