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使用者推薦榜一發布,榜上有名的歌曲銷量猛增,呈無法阻擋之勢。
十二點整。
使用者推薦榜迎來重新整理,新的名詞公佈。
排在第一的是歌曲《遇見》,推薦使用者數二千一百多萬。
排在第二的是歌曲《太想念》,推薦使用者數一千九百多萬。
排在第三的是歌曲《日不落》,推薦使用者數一千八百多萬。
……
總監辦公室裡。
姬美娜看著歌曲的各項資料,笑容從未消失過。
“不愧是吳創作,作品的競爭力沒的說。”鄧小美不禁感嘆道,“出自咱們公司的歌曲就不說了,其他公司銷量領先的歌曲,也是出自吳創作之手,我很想知道那些公司的高層是什麼想法。”
“還能怎麼想,肯定都是樂的。”姬美娜無奈道,“吳創作也太大方了點,幾千萬的收益就這麼送出去了。”
“還是吳創作的創作能力太強了,那些詞曲爹也不見得有這本事。”鄧小美道。
“其實我一直在擔心一點。”姬美娜忽然有些憂心道,“吳創作目前的靈感充足,作歌和喝水差不多,但日後呢……”
靈感是會枯竭的。
昔日不乏有驚才豔豔的詞曲爹問世,但過了最耀眼的那個時間段,紛紛沉寂。
即使日後再有歌曲出手,也很難達到之前的高度了。
也就是說,那些名頭響亮的詞曲爹,百分之九十都是過去的人物了,如今還活躍的少之又少。
就算活躍的那一小撮人,也不會輕易出手歌曲,萬一丟了名聲呢?
要知道樂壇的新人最樂意做的一件事,便是踩著那些老古董的名頭上位。
所以。
不是迫不得已,那些已經出盡風頭,享有盛譽的詞曲爹是不會出手的。
但凡是還在出手歌曲的詞曲爹,除了個別有實力的人物外,大多都是藉著之前的名頭在瘋狂斂財,為日後的老年生活做準備。
這種人物,出手的歌曲質量又能強到哪去?
姬美娜很怕吳帆淪落到靈感枯竭的那一步,只因對方這段時間出手的歌曲太多了,而且質量都很強。
吳帆站在創作者的巔峰是遲早的事,但之後呢……
娛樂圈還有個很可怕的現象,那就是站得越高摔得越慘,使用者或者網民是不會死心塌地維護一個知名人物的名聲的,尤其是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