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返1998> 第1514章江總去哪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14章江總去哪了 (3 / 4)

家輸送物資的,多半是那些跨國貿易公司或者是一些足夠大的集團公司及上市公司。

且這種需求量並不是持續性和週期性的,擁有很多不固定的因素在。

這種現象導致了物流訂單的分散,而時間期限也促使了碼頭和貨輪還沒有達到滿載的情況就倉促出行。

有時候,甚至一隻貨輪空著半隻船跑一趟,利潤自然就無法實現最大化。

如此看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就清晰了。

首先,要想辦法讓更多的人有跨國物流的業務需求。

其次,就是湄港要透過一些特殊的手段,讓那些大型的集團公司或者是跨國貿易公司的物流訂單集中起來,並且從週期不穩定變的穩定。

比如,每月一次,或者每兩個月一次。

加大訂單量,穩定訂單發貨的時間和交接時間,就可以更好的讓運營部做出規劃。

這麼一來,就可以更好的在碼頭為貨輪分配貨物,實現滿載出行把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就能實現。

白承恩聽的津津有味,示意這位銷售部的部長說下去。

而那位銷售部的部長似乎說了一段後也不再怯場,開始繼續發表了他的看法。

經過兩秒鐘的沉思和調整,銷售部的部長再次開口。

他表示:湄港針對於一些周邊國家分散的碼頭,可以適當採用「刺激」性消費法則。

比如他們在固定時間內傳送一些貨物,或者是訂單達到某種重量以後,可以進行打折和優惠。

而湄港則需要在全球範圍內大量投放廣告,讓一些「散戶」知道湄港設立在全球各地的碼頭到底有什麼作用。

最起碼比起空運,海運的費用就明顯要便宜多了。

尤其是大件的物資。

比如一個美國的居民想要給他華夏的侄子郵寄一臺電腦,透過航空運輸的方式可能需要上百美金。但是如果透過海運的方式,可能僅僅需要不到20美金。

而時間上的差距,也不過僅僅十天左右的時間而已。

湄港的這種業務目前只有各國的***和一些大型公司知道,普通的老百姓卻不知道,這其實才是造成第一種原因最大的痛點。

白承恩摸著下巴,聽的越來越認真。

思考片刻後大手一揮,立刻同意了這位銷售部部長的建議。

並且讓李燕批了10億湄港幣的資金給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