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見到傅嵐宸和南宮明塵全程一句話沒說,宋辜寂然開口:“太平本為將軍定,這是軍人的榮耀與使命,殿下和小侯爺不必過於傷懷。”
八月初,大軍班師回朝。
傅嵐宸凱旋迴京的那日,大概是皇帝今年來最高興的一日。宮人來報說,皇帝早早的準備好了,親自盯著迎接儀式。
徐歸宜聽了之後,不由自主的看向皇后,二者面面相覷。她想起前兩日聽到訊息說,為了慶賀太子殿下此次大勝東嶽,收復三洲。
禮部設定了一個環節是百官齊賀的場景,被皇帝陛下駁回,說百官齊賀乃是國家重典時才可有的場面,太子身為傅氏子孫,收復三洲,算是本分,倒也用不著百官齊賀如此重的典儀。
但隨後,皇帝陛下跟禮儀官說,儀典依舊例,百官不用全部到,他帶著趙王和齊王前去永定門迎接就行。
光凌城一共有三道朝南的正門,自內而外,分別是宮禁的九華門,宮城的宣明門,京城的永定門。
皇帝說他要出永定門迎接,便是最外面一道正門了。皇帝親出永定門,這是非常高的儀制了。
禮部侍郎謝敘本想反駁,大翊朝自開國以來,沒有幾次將軍凱旋迴朝,是皇帝攜帶兩個親王出京城門迎接的舊例,但是思慮之後壓制住了。
他怕再多說一句,擾了皇帝陛下的興致,他剛升上來的禮部侍郎的位置就要沒了。
原來他這個位置的曹侍郎遷任了禮部尚書,所以他好不容打敗了一眾同儕,才擠上了這個位置,可不能輕易丟掉。
皇帝陛下不允許百官前去慶賀,但是自己一定要去親迎,還要帶著皇后和太子妃,和幾位親王。
徐歸宜陪同皇后到達永定門的時候,齊王和趙王正在聽皇帝教導,皆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徐歸宜想到了傅嵐宸平日與皇帝說話的樣子,同一個父皇教匯出來的兒子,怎的傅嵐宸與他兩位皇兄如此天差地別?
徐歸宜立馬給皇帝行禮問安:“臣媳,參見父皇。”
皇后也給皇帝行禮:“臣妾見過陛下。”接下來又是兩位皇子給皇后請安,也一道給太子妃見禮了。
行完禮之後,皇帝開口對徐歸宜說道:“此次太子收復三洲之地,於國家有大功。”
徐歸宜聞言,兩個眉峰收緊,態度謙卑,表情得體,泰然道:“太子收復失地,是父皇福澤庇佑,還有前線將士們的功勞。”
皇帝知道這是套話,也不多說,只頓了頓:“男子還是得早日成家才能立業啊,從前太子散漫慣了,自從有了太子妃,改變不少,朕與皇后總算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了。”
徐歸宜正不知說些什麼,只聽到小黃門急急的來報喜,說:“啟稟陛下和娘娘,大軍到了!到了!”
眾人抬頭望去,果然有飄飄揚揚的一列王旗出現,佇列的正中間,太子傅嵐宸一身玄色盔甲打馬行來,徐歸宜和皇后一樣,兩隻眼睛將傅嵐宸全身上下都掃了一遍,發現沒有缺胳膊少腿,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