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朱娘發現自己跟兒子爭論毫無道理。
她一直追求平靜安穩的生活,之前也曾提過要及早收手,只是這次朱浩說要把秘方賣給蘇熙貴她隱隱覺得有些不安。
“蘇東主太過精明,而且他是官商,我們會不會被他擺一道?”朱娘不無擔心地問道。
朱浩笑道:“是有這種可能,但機率很小。他姐夫黃藩臺,年歲不小了,估計仕途上再想有精進,比如說調到兩京六部任差,機會已不大,除非對大明有突出貢獻……我們說是賣給他一個曬鹽方子,不如說是給了他一個可以幫他姐夫仕途高升的機會。”
朱娘不解:“此話怎講?”
朱浩很難跟朱娘這樣的政治小白解釋清楚。
大明地方官做到頭,基本就是布政使,黃瓚年歲不小,馬上面臨致仕,要想入中樞當六部侍郎,甚至更進一步做尚書,那就必須要在諸多布政使中有著卓然的政績,可作為家族背景沒那麼強大,更沒有後臺的黃瓚來說,很難。
換作旁人,朱浩想把一個方子賣出一萬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獨到了蘇熙貴這裡,買賣談成的可能性很大。
正德皇帝貪財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要是黃瓚獻上一個能為朱厚照提供源源不斷財富的機會,皇帝會不會對其另眼相看?
“娘,總之他肯買,我們肯賣,不是很好嗎?一萬兩銀子,能做多少事情啊。”朱浩面帶笑容,開始憧憬有了一萬兩銀子要怎麼花。
朱娘吸了口氣道:“娘從來不敢奢望有一萬兩銀子,以往……就算是一輩子也賺不到。”
朱浩點點頭:“是啊,有了一萬兩銀子多好,如果蘇東主講信用,以後每月還給我們分成,那可是一大筆錢呢,咱以後想做什麼生意不成?自己曬鹽風險太大,被官府查到一切都完了,還是來個旱澇保收吧。”
本來朱娘就對曬鹽信心不足,聽了朱浩分析,覺得可以就此丟鍋出去,心中頓時安定下來。
……
……
回到鋪子。
朱娘把要賣方子的事一說,李姨娘先也是不解,隨後點頭:“老爺不在了,浩少爺便是一家之主,由他來決斷,不是挺好嗎?”
朱娘看了看朱浩,微微頷首,算是同意了李姨娘的說法。
一個婦道人家,又是節婦,她出來拋頭露臉做生意本就容易招惹是非,若朱浩撐起家業,哪怕年歲小也有資格做主。
“夫人,一萬兩銀子能買多少田地啊,到時咱……不得有上千頃良田?想都不敢想。”
李姨娘突然憧憬起大地主的生活來。
半年前生活陷入絕境,鋪子馬上要被家族收回,十足的破落戶,現在轉眼就要當大地主了。
這反差……
朱娘白了她一眼,“妹妹想多了,蘇東主又不是傻子,怎會用一萬兩銀子來買個方子?只是小浩一廂情願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