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印恭敬問道:“東家,臺子怎麼搭?”
朱浩道:“不用太大,這樣吧,就搭個八仙桌大小的臺子,武戲不但要看功夫,還要看唱腔,我來清唱一段,請二位仿照我的唱腔跟著唱,順帶擺出身形臺姿……以你們自己的方式,你們看如何?”
此時父子二人雖然知道朱浩是東家,卻依然有離開的想法。
眼前這些人關係太亂,之前想加入龍班主的戲班,是看其班子不大但能排好戲,覺得有前途。
可眼下的混亂局面卻讓大漢覺得,這種內部構架不清不楚的班子,毫無前途可言。
“小當家的好意我們心領了,只是……”
大漢婉拒朱浩的好意。
朱浩笑道:“別忙著拒絕,哪裡表演不是表演?想揚名立萬,一點冒險的勇氣都沒有嗎?”說到這兒,他揚了揚手裡的碎銀子,“這錢就不當什麼簽約費了,只算是彩頭,只要你們唱得好,便可以拿走。”
經朱浩這一說,大漢猶豫了。
對行走天下的街頭賣藝人來說,錢財是最可靠,能傍身且帶來穩定生活的好東西。
朱浩道:“我先唱,你們聽著,讓兩個戲班的人做個見證!”
沒等父子二人拒絕,朱浩已自己跳上臨時搭建的臺子。
……
……
朱浩作為戲班東家,戲本是他寫的,之前的唱腔也是他教的,但他真沒有登臺表演過。
眼下雖然只是個臨時戲臺,但朱浩手下兩個戲班的人都把練功之事放下,跑到院子裡看熱鬧,也是都知道朱浩水準不低,想看看東家到底有何等才華,能以小小年歲撐起安陸一地的梨園行當。
朱浩上臺,擺開一個武生的架子,但僅僅只是具備個形而已。
口中唱道: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
紅臉的關公,戰長沙。
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
黑臉的張飛……叫喳喳……”
不過是最簡單的《說唱臉譜》的幾句歌詞,無須計較竇爾敦是誰,這位乃是明末清初的人物,只需要關注唱腔即可。
這段最適合武生來表現身形臺姿,朱浩便拿來當作考核題目。
如果說之前父子二人對朱浩還有所輕視,可當聽朱浩在小戲臺上唱出這幾句,那唱腔和形、意,可就非普通戲班中人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