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你之前說要編個“走麥城”的戲,只是在試探關家父子,看看他們是否能做到寵辱不驚?
而不是真的要讓戲班唱這出戏啊!
你這心態,真是個八歲孩子該有的?
簡直是個人精!
“好了,咱到裡面詳細商議一下合作細節……龍班主,你們回去練戲,接下來的戲臺還要靠你們大展身手呢!”
朱浩發出邀請,這次關家父子不會再想著跟龍班主走了。
明眼人都瞧得出,朱浩才是主心骨,至於龍班主……大概是沾了朱浩的光,以這樣小肚雞腸容不下人的心態,誰會跟著他混?
……
……
朱浩把關家父子叫進房裡。
先問過名字。
父親名關德召,兒子名關敬。
“……祖輩本為榆林衛軍戶,後編為屯軍,傳至我這一代,韃子時而叩邊,屯田一再被劫掠,數年顆粒無收,便在軍中唱戲謀個生計,前年韃子破了塢堡,家中親眷盡失,便逃難一路南下,父子相依為命求個生路。”
關德召把自己的來頭大概一說,基本就是西北邊地自土木堡之變後半個多世紀的真實寫照。
土木堡之變前,西北地面就算不太平,但大明是天朝上邦,四夷賓服,邊民好歹能有個穩定的生活。隨著成化、弘治年間草原部族崛起,達延汗統一蒙古各部,西北邊境處處烽煙,邊民辛苦勞作卻無所出,生計逐漸斷絕,只能逃荒。也有弘治中改開中法後,西北商屯廢弛、土地荒蕪的緣故。
關家父子曾是軍戶,後當屯民,土地沒了就到軍中唱戲勞軍,養家餬口,結果駐軍的城堡被攻破,妻子和父母估計都死於韃子屠戮,父子倆便到南邊來討生活……
朱浩道:“事前得跟你們說清楚我們的情況,我們本是湖廣安陸長壽縣的戲班,此番不過是應寧王府邀約,來江西南昌唱堂會……演上一段時間,回頭我們還得回安陸。”
關德召點頭:“當家去何處,我父子便去何處。”
常在印一聽,對方有跟長久追隨戲班的打算,笑著道:“東家,看關家兩位官人都是唱武戲的料,以後得你點撥,前途不可限量。”
朱浩道:“於掌櫃,如果戲班再加兩個人,是不是這院子就不夠住了?”
“這……”
於三想了想,本來地方就不夠用,加兩個人當然更加擁擠,當即點了點頭。
朱浩笑道:“我們來南昌唱堂會,每天訓練和演出已經很累了,怎能在休息方面再薄待大家?這樣吧,再從周邊租個院子,把戲班中的男女分開,混居一起始終不方便……今天就把事情給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