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在說什麼?
曬鹽?
某種暗語嗎?
朱浩暗自驚歎於蘇熙貴的辦事效率,心想果然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涉及大筆銀錢收入,就連行政效率極低的大明朝廷都高速運轉,前後兩三個月就把一切搞定,當即笑道:“只要證明方法可行便好。”
蘇熙貴一臉不可思議之色:“當然可行,從一開始,鄙人就未曾懷疑……陛下親自下旨褒獎。”
朱浩笑了笑。
他很清楚,雖說當今這個皇帝被人說成是昏君,但也僅僅是因為其貪玩和胡鬧,並不是說朱厚照有多昏聵,反而很多事上,朱厚照富有冒險和實踐精神,正德朝朱厚照一邊被罵昏君,一邊卻掌控朝中大小事務,連奏疏批閱也從無荒馳。
反而是朱浩立志要輔佐的朱厚熜,當皇帝的後半段,簡直不問世事,培養出了嚴嵩這樣一手遮天的權臣。
“不過呢……”
蘇熙貴隨即做出補充,“官職方面暫時還沒有變化,因為之前都是小範圍曬鹽,不過陛下已下旨,今年在南直隸各鹽場修建鹽灘進行試點,如果一切順利,夏鹽將會有很大一批出自曬鹽所得,來年會依次加量。”
朱浩聽了笑而不語。
唐寅實在忍不住,問道:“蘇東主,你們在說……曬鹽?莫非朝廷有意改煮鹽為曬鹽?以在下所知,曬出的鹽雜質頗多,恐怕不宜大範圍推廣吧?”
蘇熙貴這才想起旁邊還坐著個唐寅,竟把這個當世聞名的大才子給冷落了,滿懷歉意:“唐先生,您看鄙人疏忽,都忘了跟您說,其實曬鹽法乃是朱小官人向黃藩臺提供,黃藩臺在慎重考察後上報朝廷……
“如今陛下下旨褒獎,黃藩臺官職雖未動,但近來朝中來信頻繁,尤其內閣幾位大學士,以及戶部三位部堂,對黃藩臺稱讚有加……”
唐寅到這裡才算真正聽明白了。
難怪蘇熙貴到來後,說什麼我跟著朱浩這小子有多榮幸,他又是多羨慕,還把我冷落到一邊,感情他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為求畫,而是感謝朱浩給黃瓚提供了什麼曬鹽法。
雖然蘇熙貴說黃瓚暫時升官無望,但朝中權貴經常來信褒獎,這不明擺著告之,只要今年黃瓚提供給朝廷的曬鹽法取得成效,黃瓚就要進入中樞,起碼當個侍郎?以後連尚書也有可能?
“鄙人此番前來,特地給朱小官人……還有唐先生帶了份薄禮,望笑納。”說著蘇熙貴伸手招呼一聲,站在門口的隨從立即帶著手下,把幾口箱子送了進來。
一邊是一大一小兩口箱子摞在一起,另外一邊則只有一口小箱子。
明擺著的事情,大小箱子是給朱浩的,另外一口小箱子則是給唐寅的。
蘇熙貴隨後讓人把大小箱子開啟,唐寅差點兒從座位上蹦起來……大箱子裡底下是布帛、絲綢等物,上面則是雪花銀,一層一層摞在一起,至少有五百兩,而小箱子滿滿當當全是黃金……
“六百兩紋銀,八十兩赤金,以及部分絲綢布帛,朱小官人留在身邊當零用吧。”蘇熙貴笑著說道。
唐寅瞅了瞅朱浩,他很清楚,蘇熙貴是何等精明之人?居然開出這麼豐厚的報酬,說明朱浩真的幫了黃瓚大忙,或許以後還會對朱浩有所求,這才不吝厚禮。
朱浩當然門清,蘇熙貴和黃瓚豈能看不出來,曬鹽不是簡單修建幾個鹽池就能搞定,涉及到增加質量、產量的門道太多,要是沒有朱浩持續不斷提供“售後服務”,只怕難以達到最佳效果。
要知道朱浩提供的曬鹽法明朝並不是沒有,但技術極其落後,他這技術實際上是未來明清甚至近現代幾個世紀曬鹽工人的智慧結晶。
“蘇東主怎麼這麼客氣呢?我都不好意思了。”朱浩一臉為難,“之前您不都給過買斷的費用了?”
唐寅心中替朱浩著急。
人家給,你就收著唄!
在這兒惺惺作態作甚?就好像你覺得你拿了錢不給人家辦事,人家會放過你一樣……這錢,你不收白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