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跟公冶菱說完,出了房間正要下樓。
於三過來問道:“浩哥兒,那女人……沒提什麼非分的要求吧?”
朱浩聞言駐足,側頭看了他一眼,“你好像很瞭解她啊?”
“沒……”
於三急忙擺正姿態,解釋道,“東家別誤會,我就是發現她似乎無心為戲班賣力,每次登臺都不積極。再過一年她就要走了,咱是不是也該培養一下新人?如果戲班沒替代她的合適人選,也該及早從外面買個回來培養……”
朱浩笑道:“真把經營戲班當成終身事業?等她走了再說吧,你說咱戲班的賣點是她的姿色還是新穎的唱腔?”
於三想了想,態度堅定:“咱戲班能在安陸立足,還得到寧王青睞,前來南昌唱堂會,都是因為有小東家您。”
“行啦,別恭維我了,戲班主要還是小三哥你打理得好……如果沒有你幫忙,就算我能寫出好戲本有什麼用?往南昌府這一路儘可能低調,進了府城如果有什麼戲要演,就讓龍班主的人頂上……到時候見機行事。”
朱浩要保持低調。
可於三想的卻是如何揚名立萬。
有好的班底不用,非要用龍班主那套勉強能上臺面的演出陣容,在於三看來這個選擇不是很明智,但他不敢出言質疑和反對。
……
……
朱浩帶著於三回到朱娘落腳的客棧。
從李姨娘那兒得知,隋夫人帶了禮物前來拜訪,這會兒正跟朱娘在房間敘話。才見過兩次,李姨娘也覺得這個隋夫人“來者不善”。
“浩少爺,或真如你所言,她是來探咱底的。”李姨娘小聲說道。
朱浩笑著向李姨娘點了點頭,然後讓於三到樓下等候,自己上樓去敲門:“娘,我回來啦。”
朱娘過來開門,等房門從裡邊開啟,果真見到隋夫人坐在榻邊,螓首微抬,看向門口,臉上帶著和熙的笑容,如沐春風。
朱娘拉著朱浩到了隋夫人跟前,介紹道:“這是犬子。”
隋夫人笑道:“碼頭時不見過了麼?真是一表人才……書讀到哪兒了?”
朱浩拿出孩子該有的天真,抬起頭,很有禮貌地回道:“《論語》和《孟子》都學完了,後面要學《大學》。”
看得出隋夫人頗有才學,點頭嘉許:“小小年歲已通四書過半,真乃可造之才,以後為你娘爭誥命,就靠你了。”
說著起身,“三夫人,如果你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儘管吱聲,我會讓府上腳伕在外守著……若有急事尋不到人,只管往城東打聽一下隋家大院便可,姐姐我隨時掃榻相迎……先行告辭。”
“夫人慢走。”
朱浩禮貌地前去送客,儼然如同真正的主人,朱娘跟在兒子身後沒有冒頭的想法。
……
……
等送走隋夫人,朱浩把朱娘叫回屋問道:“娘,她來做什麼?”
朱娘道:“沒什麼,就是問我們跟蘇東主做什麼買賣,我說經營官鹽,想那蘇東主本就是大鹽商,算不得秘密……而後又寒暄了一點家常,後面你就敲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