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詠荷雖未把事聽齊全,但已明白大概。
朱嘉氏所說的孩子,並不是朱浩,而是朱浩的父親朱萬功。
朱萬功出生前一年,適逢廣西古田發生農民起義,其首領韋朝威領軍連破官軍,廣西副總兵馬俊、參議馬鉉、千戶王珊等皆戰敗,朝廷敕命總督湖廣右都御史閔珪領軍平叛。
朱明善當時還是錦衣衛百戶,奉旨貼身保護閔珪,其實是就近監視,主要是朝廷擔心領兵大臣叛亂。
當時朱嘉氏年方二十五,弓馬嫻熟,身手了得,乃是一位巾幗英雄,不願意與丈夫長期分離,就化妝成番子隨軍,朱明善雖不喜但也無可奈何。次年大軍凱旋,夫妻二人帶了個孩子回京,家裡邊都只當這孩子是朱嘉氏所生,其實卻是朱明善跟另外一個女人生下的孩子。
家裡之前除了朱明善夫婦,就只有第二代長兄朱萬宏知悉此事,可是卻從來沒在姜詠荷跟前提過半句。
“難怪。”
姜詠荷性情溫和,沒避諱朱嘉氏便感嘆一句。
朱嘉氏板著臉問道:“伱覺得為娘對他們孤兒寡母太過刻薄?”
姜詠荷搖頭:“沒有,只是覺得,一切都是因果……都說善惡到頭終有報,但幾時到頭呢?”
聽起來是講佛法,但其實是勸說婆婆,就算三兒子不是你嫡子,但好歹是你丈夫的血脈吧?
大家族的家主,三妻四妾本就尋常,不能因為不是你親兒子就薄待。況且如今人已經死了,朱浩也是朱家子孫,你非要治人家?就不怕因果落到你頭上?
“我朱家好不容易為他爭取到錦衣衛百戶職,他卻選擇為國盡忠,其後才有的那田宅……取之朱家,用之朱家,這才是因果迴圈!跟我講報應,老天到最後報應誰還不一定呢!”
朱嘉氏雖然平時也禮佛,但她對天道沒那麼敬畏,更相信人定勝天。
姜詠荷自知在朱家沒有話語權,這種家族內鬥的事自己平時都是隔岸觀火,即便知道內情又如何?
還是繼續禮佛,不用管家族這些齷蹉事,免得玷汙心境。
……
……
王府內。
曾經學舍院的幾個孩子,再度會合。
朱浩、京泓、陸炳,還有朱三和朱四,五個孩子加上公孫衣,臉上全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只是當天還有個主角唐寅正處理個人事務,尚未到來。
“太好了,大家夥兒又能一起蹴鞠了!以後我們不用在這院子踢,到內院去,我住的地方比這裡大多了,那邊蹴鞠感覺更好。”
朱四很興奮。
有得玩,比有吃有穿更加重要,精神層面的追求才是小傢伙夢寐以求的。
朱三望著正在往院門外眺望的公孫衣,打趣道:“公孫先生,看什麼呢?”
公孫衣回過頭來,面色稍顯尷尬:“不是說今日唐伯虎會來嗎?我……嘿,早就想拜訪他了,這會兒心情稍微有些忐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