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跟朱娘合夥的工坊開始投入生產,首先做的便是玻璃容器,各種透明的瓶瓶罐罐均在此列。
而在製造過程中吹攤出來質量較好的平板玻璃,朱浩則利用化學鍍銀的方法,嘗試做銀鏡。
又因為吹攤法所得平板玻璃質量不佳,朱浩開始實驗以壓延法、澆注法等方法制造平板玻璃。
整個春天,朱浩幾乎都在搞這些東西,實驗室成為了大明產業化生產的科技儲備所,對三酸兩鹼的研究也更一步深入。
四月初九這天,蘇熙貴終於在百忙中抽出時間來到安陸,他想找朱浩談有關鹽場改進曬鹽工藝之事,便在手下掌櫃引路下,於中午時見到自王府散學歸來,跟朱娘一起見他的朱浩。
“蘇掌櫃,給你看點好東西……”
朱浩把剛剛製造出來的玻璃製品,一股腦兒地拿給蘇熙貴看。
蘇熙貴仔細看過,正疑惑間,旁邊跟隨他來的掌櫃提醒:“東家,好像是琉璃……”
蘇熙貴不解地問道:“三夫人,朱少爺,你們最近不曬鹽,改造琉璃了?以往只聽說嶺南那邊有人搗鼓這玩意兒,怎麼手藝傳到湖廣來了嗎?”
朱娘聽了很緊張,感情這不是自家專有?
兒子可不是這麼說的,自己往裡面投了至少一百兩銀子……不會連一點銷路都沒有吧?這是要賠得底兒朝天的節奏?
“蘇東主,你不會覺得,我們的工藝是那些小作坊能比的吧?這種材質……”
朱浩說著,突然拿起一個玻璃瓶,往地上一丟,只聽“嘩啦”一聲,摔成了碎片,把蘇熙貴嚇了一大跳。
蘇熙貴身體往後一縮:“這麼好的東西,怎說丟就丟了?怎麼也價值個一二兩銀子吧?”說著用求證的眼神看向跟隨自己過來的掌櫃,顯然不太懂行,需要問問手下這東西是不是有市場。
掌櫃也吃了一驚。
琉璃製品最怕承受外力,就像白玉一樣,從沒見過朱浩這般浪費東西的,只是為了證明自家產品質量好?摔起來聲音清脆?
“再給蘇東主看個好東西。”朱浩從懷裡拿出一樣東西。
這玩意兒朱娘都沒見過。
蘇熙貴接過去,拿在手上看了一眼,差點兒手不穩將此物落到地上,朱浩趕緊提醒:“蘇東主可要謹慎,這東西打碎了我沒法給你弄新的……要說剛才那瓶子價值一兩銀子,你說這東西價值幾許?”
朱娘探頭想看看到底是什麼東西,連前來上茶水的茶樓夥計也忍不住打望。
“看什麼看?下去!”
蘇熙貴把東西收入懷中,不讓人看,等把夥計訓斥下去後,才又把東西拿出來,展開在朱娘和手下掌櫃面前,一桌子的人都吸了口涼氣。
乃是一面鏡子。
這時代只有銅鏡,磨出來的鏡子質量如何,一言難盡。
而眼前的則是標準的玻璃鏡,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簡直把人臉照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