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氏有些摸不著頭腦,揣摩了好一會兒,才小聲嘟囔,“她以前做過相關的營生麼?誰給她撐門面?”
朱萬簡道:“娘,這時候應該趁著她沒成氣候,派人去把她的工坊給砸了,徹底免除後患。”
朱嘉氏面色冷峻,未做表示。
劉管家提醒:“二老爺,三夫人在外做營生,那是打著我們朱家的旗號,即便要給她點顏色瞧瞧,也最好等她的生意有了起色再說……那時大老爺自京城回來,就算接管她的生意都沒有問題,何必急於一時呢?”
“你懂個屁?懂不懂什麼叫釜底抽薪?”
朱萬簡很不屑,“之前也說隨時都能把老三家的田宅拿回來,可最後花費多大力氣?還是……”
朱嘉氏抬手打斷兒子的話,聲音冰冷:“一個女人出來開工坊,必定血本無歸,成不了氣候,由著她去吧……眼下要為吾兒回安陸佈置好一切,切忌節外生枝,大房那個不爭氣的孫兒,也給我看好嘍,他爹不回來,不許他出柴房!”
朱萬簡一聽,幸災樂禍道:“還是娘英明。”
……
……
朱家對朱孃的生意,暫時置之不理。
也是朱嘉氏根本想象不到一個完全沒有基礎的寡婦,開個工坊能生產什麼,也想不到背後能有多大的利潤。
對朱浩來說,沒什麼好擔心的。
既然敢讓朱家知道,就不怕對手玩陰的。
想要搶我的買賣?
沒問題!
這又不是田宅等死物,你不是喜歡我的工坊嗎?給你,連同機械裝置一塊兒,就算再提供幾個手藝精湛的工匠也沒問題……沒有我的技術作為支撐,你們朱家得到這些人員和裝置,跟收穫一堆破銅爛鐵有什麼區別?
想生產銀鏡、凸透鏡、凹透鏡?
沒門兒!
生產中怎麼保證燒紅的玻璃液體的濃度?怎麼才能不產生氣泡?吹攤的過程中應該如何提高成型度?如何摒除雜質?
就算僥倖生產出玻璃器皿,但問題是拿到哪兒銷售?安陸本地能吃下這麼多貨?
搞這個工坊,既是為了給朱娘找點事情做,也是設下陷阱,就等著朱家人前來跳坑。
朱浩清楚自己賺錢的點在哪裡,並不是那些擺在明處的玻璃器皿,而是銀鏡和近視、遠視眼鏡,如果沒有蘇熙貴的銷售渠道,就算是拿到這幾樣高階產品的生產方法,也是白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