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小嬸子,您這是要給閨女辦嫁妝嗎?”很多街坊都在路邊看熱鬧,直接問詢立在門口指揮仲叔等人搬抬的李姨娘。
朱娘沒露面,李姨娘儼然半個當家人。
李姨娘悽然哀嘆:“老夫人生病了,雖然我們已跟朱家分家,但不能不管,這不我家夫人也病倒了,不能親自前去探望,只好讓人送一些東西回去慰問,作為晚輩我們會每日焚香祈禱,希望老夫人的病能早些痊癒。”
本來一些街坊暗地裡指責朱娘不孝,對朱娘一家多有貶低,始終這年頭孩子跟長輩提分家,並不會站在道德制高點,很多人覺得就算家族虧待你你也要忍著。
現在聽了李姨娘的話,一個個態度馬上反轉。
“朱娘可真是個孝順兒媳,看看人家這媳婦當的……”
“是啊,這麼多東西,平常人家娶親也用不了這麼多啊……朱娘剛把亡夫留下的宅子給贖回來,估計手裡也沒多少錢,真捨得為家裡付出。”
“這樣的好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怎不是我家的?”
……
仲叔招呼:“起行!”
眾人一齊把東西抬起,長長的隊伍,不需要敲鑼打鼓,光是穿街過巷,就足以讓人群聚攏過來看熱鬧。
於三提前安排了人手,不時湊近跟著隊伍一起走,向挑夫們“打探”情況,好像朋友閒聊一般,於三等人趁機說明自己是幫朱家三夫人抬東西去朱家,慰問生病的老夫人……
這輿論就算造足了。
……
……
朱娘沒有出面,而是跟兒子在院裡收拾。
等李姨娘回來時,明顯看到其臉上的燦爛笑容。
“夫人,事情辦成了。”
李姨娘喜滋滋道。
朱娘急忙問道:“街坊怎麼說?”
李姨娘用欽佩的目光望了朱浩一眼:“都誇咱孝順呢,說夫人和少爺是難得的孝順媳婦和孝順孫子,有的還慰問你的病情,說希望你早些好轉,期待我們鋪子能儘早開張重新做街坊生意,還說要來光顧捧場呢。”
朱娘沒想到這次輿論宣傳效果這麼好,驚訝地望向兒子:“這樣……真的好嗎?”
朱浩道:“些許銀子就能解決問題,幹嘛自己去冒險?所以娘這兩天好好躺在榻上,做戲要做全套,讓姨娘打理家裡的一切……哦對了,不是說好搬回老宅就給我僱幾個丫鬟麼?我要跟我同齡的,還要長得好看的,平時我洗澡也要在旁伺候……”
“想得美你……”
朱娘本來還在探討嚴肅的話題,聽到兒子的話,不由用手指點了兒子額頭一下。
她的臉上,終於見到久違的寬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