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佐笑道:“王爺說了算,反正朱浩那邊說了,幾天後就能把貨供上,但是朝廷調撥的銀兩……到現在好像還沒到湖廣地面,會不會……”
朱祐杬打斷他的話:“先不想朝廷調撥的銀兩,只管把這東西交上去,若真耽誤了陛下在西北用兵,那就不再是功勞,而是過錯,只要陛下和朝廷知道我興王府對大明忠心耿耿便可!”
朱祐杬非常坦然。
兩千兩銀子他還是出得起的,就算朝廷一文錢不撥下來,這活他也承攬了,而且現在看來,銀子應該能到位,只是數目對不上而已。
“那王爺,之前說的,參奏調撥銀子不足之事……”
張佐試探問詢。
朱祐杬道:“也如唐先生建議的那般,一併上報,王府做到問心無愧便可!”
……
……
朱浩順利把貨給供上了。
收貨當天,蔣輪和陸松一行正好自京師回來,由陸松、蔣輪、張佐和唐寅組成驗收隊伍,在王府西院檢查所有新生產出來的望遠鏡。
蔣輪風塵僕僕的樣子,臉上卻笑得如同開爛了的花一樣:“這望遠鏡,比之前的貢品都要精美呢。”
張佐笑道:“那可不是,朝廷調撥了一萬兩做的東西,要是沒個樣子,陛下還不下旨追查銀子去向?”
陸松遲疑一下,問道:“不是二千兩嗎?”
幾個人談話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
唐寅望了朱浩一眼,然後看著張佐道:“張奉正,一共一百零九個望遠鏡,好像缺了一個,那個……”
“乃是樣品,先前已給王爺看過,王爺很滿意,說如果下次世子在考校中有進步的話,就當做是給世子的獎品。”
張佐滿臉是笑,明顯為自己在這件事上出力,還有向興王建言維護跟兒子的良好關係,分外得意。
唐寅問道:“那往京師送多少?又由誰前去?”
這是個問題。
蔣輪和陸松剛從京師回來,甚至家都還沒回,眼下突然就說要再派人去京師送東西,這一路辛苦……就算是陸松這樣健壯的武夫也受不了。
張佐笑道:“咱家會請示王爺,姑爺和陸典仗剛從京師回來,想必累壞了,下次派別人去便可……放心吧,此乃陛下面前露臉,建功立業的大好事,王府中人誰不搶著去?”
話是這麼說,但誰知護送途中會不會出什麼意外?要是出了問題,怕是十個腦袋都不夠砍的。
想把缺失的貨補齊……
一個成本就要二十兩,一個兩個還行,缺上十個八個的話……傾家蕩產也補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