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當晚不在家裡過夜,而是到了實驗室。
他要指導李家兄弟帶著幾個村裡的手巧孩子幫他弄鏡片。
李姨娘幫小白收拾碗筷,而朱娘則在查閱賬目。
等李姨娘回來,朱娘道:“先前幾個丫頭都不稱心,該出去找幾個好的,像小浩說的,該有人照顧他的日常起居,看他現在忙得腳不沾地的樣子……都不知該說什麼好,又不缺銀子,為何要如此忙碌,還耽誤學業?更讓我們在朝廷和蘇東主面前周旋?”
李姨娘也坐了下來。
不遠處蠟燭前,朱婷正在一筆一劃寫字,眼下小丫頭才六歲,之前朱浩教了她《千字文》,加上朱娘教導,朱婷有了點小學生的樣子。
李姨娘道:“夫人不必擔心,我覺得少爺他身邊有高人指點,不然怎會有這麼多賺錢的法門呢?”
“這正是我擔心之處……為何會有人給他這麼好的機會,讓我們賺到這麼多錢?卻對我們一點目的都沒有?人心險惡,小浩到底還是個小孩子,對世間事不太瞭解,跟人相處怎能不吃虧?”
當孃的,對兒子總有擔不完的心。
當然只是建立在她認知的範疇,以她的想法,覺得兒子身邊困難重重,充滿荊棘。
李姨娘本身沒多少學問,沒有朱娘那樣高瞻遠矚,只是以實在的口吻道:“現在比以前,咱真是好太多了,如果真有高人幫我們的話,那也一定是大善人,不會害咱的。”
“話雖如此……”
朱娘本想提出一些隱憂,但想了想,李姨娘說的非常有道理。
人家幫你賺錢,你說有歹意,那歹意是什麼?
這一家子孤兒寡母有什麼能讓人覬覦的?
退一步說,就算有所圖,人家的付出跟回報明顯不成正比。
“回頭給小浩找兩個丫頭,十一二歲的,會疼人,模樣要清秀些,如小浩說的,方方面面都照顧到……當孃的也沒什麼能給他的。”
朱娘想了想,好像能幫兒子的,只有給兒子找倆丫鬟,隨身侍奉。
李姨娘抿嘴一笑:“夫人難道不怕,年歲大的丫頭有心思?我倒覺得,只要手腳勤快,年歲小的其實更好些,沒那麼多鬼心眼。”
“啊?”
朱娘想了想,似乎也有道理。
好像給兒子找貼身丫鬟,真是一件大有學問的事情。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