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給朝廷調撥軍需物資的賬目不時就有修改,使得這本臨時臨時補入五百兩銀子去向的賬冊看上去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此看來,張佐非但無過,還為王府節省開支,實乃有功之臣。
唐寅一直都以旁觀者的姿態打量這件事。
等到小賬拿來,唐寅也意識到一個問題,這種賬冊照理說不該成為張佐沒有貪贓枉法的證據。
但轉念一想。
我給張佐的建議,其實正好規避了一點,就在於那五百兩銀子本就不能記在大賬上,所以這種小賬反而可以發揮效力。
袁長史本來可以提出小賬無效,但又知興王對張佐的信任,若是其貿然提出,之前那些冠冕堂皇說是為了王府不被朝廷查賬出問題的話就不再成立,那時興王也會覺察袁宗皋分明是有意針對張佐……
朱浩這小子,簡直下了一步讓人極度無語的妙棋。
堵上袁宗皋的嘴,讓張佐堪堪躲過危機,令王府內部生出嫌隙卻又不會危及王府根本利益,最後確保我和朱浩在王府中不被擠兌。
這是一石几鳥?
朱祐杬親自檢視過賬目,其實就是草草一看,隨後望向袁宗皋道:“袁長史,你覺得此事還有問題嗎?”
袁宗皋這會兒還能說什麼?
即便明知張佐借造望遠鏡一事中飽私囊,事發後才把錢拿出來找補,臨時修改賬目,以圖矇混過關……卻無計可施。
“並無問題。”袁宗皋行禮道,“看來是老夫杞人憂天,張奉正處理事情,算得上滴水不漏。”
這話其實是在暗示張佐,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那點貓膩,只是礙於情面,我不會揭破你罷了。
張佐當然聽出弦外之音,趕緊以退為進:“王爺,既然袁長史回到王府,那王府府庫賬目也該交還長史司,老奴功成身退矣。”
朱祐杬轉而望向袁宗皋,在這件事上他想聽取袁宗皋的意見。
此時袁宗皋完全可以順水推舟,把王府賬目接管到自己手上。
但如今這件事明顯是他冤枉張佐,理虧在先,連朱祐杬都不做表態要等他來發表看法,不就等於是告訴他,朱祐杬內心覺得這會兒應該先安撫“心靈嚴重受創”的張佐,不該把管理府庫的大權轉移嗎?
“興王,老朽往江西一趟,大費周章,身心俱疲,一時間無心整理王府賬目……過去這半年時間,張奉正管理王府府庫,賬目做得井井有條,應該由張奉正繼續打理才是。”
袁宗皋只能認栽。
朱祐杬點點頭表示同意,但他也沒有偏袒誰,道:“袁長史剛回王府,家中需要安頓,王府也有很多事需要處理……這樣吧,賬目仍舊由張奉正代管,等合適的時候,再交還王府長史司便是。”
張佐感激涕零:“謝王爺和袁長史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