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講完,不等朱浩發問,直接說明自己的見解:“此等事上,我贊同袁長史的意見,波瀾不驚才是當前最好選擇。”
“呵呵。”
朱浩的笑聲有些大,對唐寅來說有那麼幾分刺耳。
“你不認同嗎?”
唐寅覺得,這次你小子總該說跟我的意見一致了吧?
以你小子的狡詐,不會覺得興王府應該高調?
朱浩問道:“唐先生,說句不好聽的,若是有一天……今上突然駕崩,你覺得皇位傳續,由誰來決定?”
“嗯?”
唐寅皺眉。
朱浩講道理,素來就是設身處地,不跟你玩虛的。
唐寅仔細思索:“當今陛下春秋鼎盛,恐怕不會立儲,一旦暴斃,將由閣臣與皇后、太后等議定。”
由於只有師徒二人,唐寅也就據實而言,並沒有顧慮什麼大不敬之言。
朱浩點頭:“那你覺得,那時候世子要承襲皇位,最大阻礙是什麼?比如說閣臣跟太后等人有何顧慮?”
唐寅從未思考過此等問題,一時間愣住了。
過了好一會兒,唐寅才道:“說來聽聽。”
朱浩道:“我認為,一切就在於一個名正言順的問題……要看太后以及朝中重臣,尤其是閣臣的意見。你覺得呢?”
唐寅聽到這裡,若有所悟。
“所以你認為,若是興王府沒有輔國安邦的好名聲,朝廷中誰會認可興王府並推舉世子上位?”唐寅問道。
朱浩微笑著點了點頭:“低調做人,那是儒家為人處世之道,涉及皇位爭奪,顯然不合時宜,如果你連爭都不去爭,憑什麼讓朝臣把大明基業交給你?不過你我此等時候商議……此等大事,有些杞人憂天,當今天子未屆而立,說這些未免早了些。”
唐寅卻搖搖頭:“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有些事情得提早佈局,不然事到臨頭就來不及了。”
朱浩笑道:“只要興王府有威望,一旦陛下駕崩,大臣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興王世子,並極力向太后推薦,這才是對興王府最有利的事。
“至於什麼低調做人……你低調到最後,就像個局外人一樣,什麼好事朝臣都想不到你,如此低調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