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錦衣狀元> 第七十五章 新教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五章 新教習 (4 / 4)

朱浩道:“今年乃歲考年,八月安陸本地歲考已結束……不知先生考得如何?”

公孫衣抬頭盯著朱浩,很奇怪一個小孩子居然知道那麼多?

大明沒有提學學政這個官職,地方考試都是由本省布政使司或按察使司的一名副職來完成,稱之為“學使”。

“學使”會在任期第一年,也就是會試年進行歲考,遍行各地考核各地生員,以州府為單位,評出生員的等級以及做出賞罰。

年底前“學使”還得把童生院考完,也就是院試,取新秀才,有時院試不能當年完成,會拖到來年三四月以後。

第二年行科考,相當於鄉試選拔。

只有在科考中成績優秀者,稱之為“錄科”,方有資格參加鄉試。

第三年也就是鄉試年,七月有錄遺考,便是在科考中沒有透過,或是因事、因守制沒有參加的,可以進行一次補考,獲得當年鄉試參加資格。

八月鄉試。

之後“學使”的任期就算結束,迴圈往復。

對於普通生員來說,只要沒考中舉人,這迴圈就要持續下去。

因此出來當教習的秀才,基本都是鄉試無望的讀書人。

比如說《范進中舉》,范進考中生員後,他老丈人聽說他要考舉人,罵他“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趁早收了這心,明年在我們行裡替你尋一個館,每年尋幾兩銀子,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孃和你老婆是正經”。

公孫衣年紀輕輕出來當教習,家中必有難處。

公孫衣本不願作答,但一琢磨好似不是什麼丟人事,抬頭稍顯得意:“歲考一等,補了增生。”

一個新進生員,第一次參加歲考,就算成績優異,也沒法直接補廩生,不是廩生就沒有資格享受朝廷的祿米,而現在距離下一次的鄉試還有兩年時間,就算你想繼續進學考鄉試中舉人,也得先為五斗米折腰。

朱浩本想問問公孫衣你每月束脩多少,但琢磨一下,公孫衣多半不會在王府久留,跟讀書人談錢,或許會直接吹鬍子瞪眼。

那我還是不問了。

到下午,公孫衣上了一節課,到課間休息時,朱三跳出來把這個問題給揭開:“公孫先生,我父王每月給你多少錢啊?聽說之前的隋教習,每月三兩銀子,還有不少大米白麵呢。”

換作別人提這個問題,公孫衣肯定避而不答,或許還會生氣。

但現在是“興王世子”問,這等於是自己的半個僱主,他也是年輕氣盛,性子耿直了些,直接回答:“鄙人不過是個相公,比不得舉人老爺,每月……有八錢。”

一下就為朱浩釋疑。

八錢銀子,一年下來差不多近十兩,如果能在王府久留,那還真是能改善生活,“錢”途無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