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眼到了九月。
朱厚照的生日是九月二十四,按照慣例,興王府要給皇帝送千秋節賀禮的話,將會提前二十天左右出發。
眼下因為本地知州張也錚跟興王府的關係不太融洽,雙方沒打算合一起送賀禮,興王府只能自行籌備,而這件事交由張佐操辦,張佐自然想到讓朱浩來提供賀禮。
“張奉正,給皇帝的賀禮,那就是貢品,我家工坊現在只是造一點琉璃,只怕沒法拿出如此貴重之物。”
朱浩很為難。
一早他就知道,興王府會在賀禮之事上為難他,但一直沒放在心上。
這玩意兒功勞撈不著,還容易背責,誰願意幹誰幹!
張佐急了:“一時間上哪兒找好東西去?無論是奇珍、寶玉,再或是珍饈美味,大明聖上缺那點兒東西?你就拿出跟之前望遠鏡差不多的東西,讓咱家交差得了,王府這邊面子上也過得去……絕對不會虧待。”
說不虧待,但不說具體給多少錢採辦。
一旁跟著張佐一起來的蔣輪聽不下去了,出言提醒:“張奉正,你該跟朱少爺說說,這採辦賀禮,以什麼價值為準?弄個望遠鏡,看起來不錯,但實際價格不也就二十兩銀子?”
張佐瞪了蔣輪一眼,但立即低下頭,他可不敢跟蔣輪叫板,心裡卻在琢磨,你到底是站在我這邊,還是向著這小子?
雖然這小子也是王府中人,可涉及利益,那他就成了跟王府有金錢瓜葛的生意人,王府的府庫跟他家的府庫可不共通,在這件事上肥了他可就是損了王府。
“價不在高,有心意便成。”
張佐苦笑著說道。
意思很明顯,不想出太多錢。
王府這一年下來,打了一場仗,防禦了一場大洪水,洪水退去還幫地方賑災和修築江堤,民心賺了一大波,府庫也迅速乾癟,畢竟從打仗到賑災,都沒有讓王府上上下下吃虧,屬於不計成本。
現在輪到給皇帝送禮物,反而拿不出太多銀子,或者說不想拿太多銀子。
你禮再厚,也無關興王世子是否能順利繼承皇位。
皇帝一日不死,你永遠都沒機會,給皇帝送禮只是為了堵上別人的嘴,不是為了讓皇帝多欣賞。
朱浩道:“對了張奉正,我做琉璃鏡子,會有一些下腳料,可製成璀璨奪目的琉璃珠……不如……”
別說張佐吃驚,蔣輪聽了都瞪眼。
琉璃珠?
給皇帝送賀禮,你當是打發叫花子呢?
“不急不急,這兩天弄好就行……咱家給朱少爺考慮的時間,先回去靜候佳音!”
張佐看出來了,朱浩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王府不打算撥鉅款採辦,朱浩也就沒打算好好應付差事。
他的意思是說,我把話帶到,你好好斟酌一下,實在不行我們還有備選方案。
咱家再跟你糾纏下去,估計你下一步可能直接提出拿幾個琉璃器皿當貢品……你這不是糊弄朝廷,糊弄皇帝,而是在糊弄興王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