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也在靜等一切如歷史發展那樣,朱厚照在不斷折騰中死去,以大明皇嗣繼承規則,朱四如期上位,相信楊廷和不會在大義問題上做有損於朝廷威嚴的事情。
……
……
一切如朱浩所料。
當年籍田禮定在了正月十四。
每年開春,皇帝都要主持春耕的祭祀儀式,這是大明的傳統,去年沒舉行是因為皇帝南巡在外,這次朝中上下都傳言說皇帝病入膏肓,皇帝似想透過這種方式,證明自己的身體無恙。
往年新科進士,尤其是當年透過一甲前三和庶吉士遴選進翰林院的進士,都會受到邀請,一起參加。
但因為此番殿試尚未舉行,朱浩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進士,自然不會受到邀請。
朝中王公貴胄和文武官員,多數應邀前往,這算是皇帝回京後,他們第一次有機會面對皇帝,即便祭祀儀式進行中,他們沒法近距離跟皇帝接觸或進言,但遠遠看看皇帝的狀態,大概就能知道皇帝的病情到底如何。
楊廷和當天隨同前往。
剛隨駕回京不久的蔣冕與之同行,而梁儲則留守內閣。
“也不知陛下病況如何,若是躬體不祥,不該讓陛下出席這般儀式……京師開春天仍舊很寒冷……”
蔣冕在與楊廷和同去的路上,一邊步行一邊說道。
耕藉是明朝祭祀中的大項,在南郊天壇周圍進行。
大明嘉靖年間修築外城前,這裡已屬於京郊,但這一片民舍眾多,其修建者多有官身,營造好後賣給普通百姓。
當天天氣還算不錯,雖有云層遮蔽,但陽光還是不時透過雲朵間的縫隙照射下來。
朱浩和蘇熙貴一如既往湊一會兒喝茶,卻是蘇熙貴每天變著花樣給朱浩帶來一些“好東西”,邀請朱浩欣賞,甚至有時還會給朱浩送來古玩、字畫,本有相送之意,但朱浩只做鑑賞,很少收下。
這天蘇熙貴帶來的禮物,是剛從江南買回的成名已久的女伶,芳齡十八,戲臺上已屬於“大齡女青年”,但對朱浩來說,正是妙齡。
蘇熙貴本意讓朱浩“提點提點”,但抵達後,只是隱身簾帳後邊,看著那女戲子在對面的戲臺上,穿著戲服表演,哼哼呀呀的不知道唱的是什麼,大概是江南小調,總之是那種讓朱浩覺得不甚入耳的那種。
“如小當家所料,陛下果真出城參加城郊耕藉祭祀,據說是騎馬前去……”
蘇熙貴很佩服朱浩的見地,但對於朱厚照身體狀況,他則摸不準。
朱浩道:“那我再猜一次,豎著出去,橫著回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