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宏心想,這位首輔跟張太后走得很近,皇宮裡那位老太太想借助文官集團的力量剷除兒子身邊佞臣,那我們朱家的事在楊廷和跟前就不再是秘密,我只要稍加隱瞞他就會懷疑我的誠意。
朱萬宏誠惶誠恐,言辭懇切:“受先皇之命,朱家舉家遷移至安陸,就近監視興王府,以防朝中有人與之勾連,禍害國政,仿成化末年故!”
上來就把家族使命告知楊廷和。
“嗯。”
楊廷和微微點頭。
這跟他調查到的情況一致,甚至之前他還特別問了一下魏彬有關安陸那邊的訊息,畢竟魏彬曾去安陸見過朱四,歷史上楊廷和把朱四推出來當皇帝並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就有準備。
作為內閣首輔,楊廷和不可能等到皇帝死翹翹了,再去跟太后或是眾大臣商討誰來繼承皇位,他必須是滿朝文武中最有主見的那個,關鍵時候需要他站出來,穩住局面。
朱萬宏道:“我朱家子孫中,有一人在王府中為細作,與小王子一同成長,如今已考取大明貢士第一名會元,乃我朱家兒孫中佼佼者。”
“哦!?”
楊廷和一怔。
過去他是問過本屆會試成績,甚至還詢問過朱浩的情況,但事過即忘,畢竟他最關心的還是跟兒子交好的楊維聰等人,以及籍貫四川計程車子,對於安陸之地出的一個會元,並不在其關注之列。
安陸出身,本身並無稀奇,朝中沒有強援,就算給你考中狀元,怕是你在翰林院也混不長久,想混到翰林學士,將來入閣……那種造化不是你一個普通軍戶家庭出身的狀元敢奢求的。
朱萬宏繼續道:“興王府過去二十年狀況,皆在朱家掌握中,當時受先帝和太后之命,殫精竭慮,實乃……為國盡忠,為大明朝廷效力。”
楊廷和微微眯眼,他對朱萬宏的投誠,自然持懷疑態度。
但這種懷疑並不像對其他人那麼深。
很簡單的道理,朱家的使命跟朝中錦衣衛監視百官的任務大相徑庭,朱家算是錦衣衛中跳出體系外的一系,他們的任務只是在安陸之地監視興王府,朱萬宏之前還被扣押為人質,就算現在投靠江彬,也絕對不是江彬嫡系,因為監視興王府並不是江彬關注的重點。
那朱家對文官集團的價值,會比對江彬大很多,因為文官集團需要知道興王府的種種情況,尤其是作為內閣首輔的楊廷和。
楊廷和很清楚,若是皇帝死了,興王府必出真龍,故此興王府的一舉一動都要被排查清楚,那收攏朱萬宏就顯得非常有必要。
楊廷和道:“朱千戶,老夫在朝多年,多有耳聞,說是當年興王長子出生,未及五天便夭折,說是有人暗中加害,不知可有此事?”
楊廷和的問話直切要害。
你想證明你忠於朝廷,而不是興王府或是其他政治勢力,就要拿出足夠的“證明”,若當初朱祐杬的長子的確是被你們朱家說害,或就可以成為“投名狀”。
明面上的道理是這樣,但朱萬宏卻要好好琢磨一下,自己是否有必要在楊廷和麵前承認下來呢?
若是自己說,那事真是朱家主謀或是參與,楊廷和會不會當場翻臉,拿下他問罪?
思索好一會兒,他才得出一個答案:不會!
朱家就算殺了朱祐杬長子,那也是受太后指使,現在楊廷和需要跟太后聯手對付江彬,會為了一點與之無關的陳芝麻爛穀子往事,捨棄這麼一個早已打入敵人內部的好棋子,不合時宜計較陳年舊案?
“與朱家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