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廷和看到這篇文章的字後,馬上開始點評。
毛澄迅速意識到,楊廷和知道這字並不是其所希望考中狀元之人所寫,也就是說……楊廷和不認得這字是誰的。
毛澄道:“立意頗高,實乃曠世佳作,包括閣臣在內的所有讀卷官,皆都給了優等評價,昨日陛下臨殿時,還曾交與陛下親閱,陛下似乎頗為滿意。”
楊廷和一聽面色有些許不屑。
話沒直說,但鼻子發出的哼聲卻很刺耳,好似在說,小皇帝懂什麼?他說好豈能是真的好?
可現在的問題是,殿試讀卷官一致認為這篇考卷應當拔擢為狀元卷,楊廷和也就不好意思說什麼了。
“二甲的卷子也開封吧。”
楊廷和當即下令。
“這……怕是不合規矩?”毛澄有些驚訝。
被楊廷和斜目瞥一眼後,毛澄好像明白什麼,想要知道這份卷子是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二甲的卷子全都開啟,只剩下三份考卷,就知道誰是誰了。
隨即開二甲彌封。
不但二甲靠後名次的都給開了,連靠前名次的也不例外。
等全都開啟後,毛澄總結了一番,回來道:“尚有三人,為湖廣朱浩、北直隸楊維聰和江西費懋中。”
當毛澄將剩下三人名字報出來時,他就感覺有些不妥了。
楊維聰乃北直隸解元,名聲在外,楊維聰跟楊家兩位公子交情深厚並不是什麼秘密,至於江西費懋中則是此番被皇帝召到京師重入內閣的費宏的侄子,這也不是秘密。
唯獨只有朱浩,看起來背景弱了一些,但也是錦衣衛千戶之家出身,還跟當今皇帝一樣出自湖廣安陸州……
這三人,看起來都不是“善茬”。
“走,與老夫前去面聖。”
正如朱浩所料,楊廷和想拿此三人的身份前去試探朱四。
作為新皇登基後馬上主持的殿試,所選都是天子門生,朱四對上榜的進士很看重,楊廷和同樣如此,因為這一對君臣正在博弈,試圖將這批進士招攬到自己派系中,或抑君權,或揚君威。
……
……
楊廷和帶著毛澄和翰林院侍讀學士豐熙一起前去求見朱四。
乃殿試後例行上奏。
朱四得到朱浩授意後,就沒有太在意殿試閱卷之事,整個人顯得很輕鬆,管朱浩能考多少名呢,不讓你們知道朕跟朱浩的關係比什麼都重要,只要他留在京城,哪怕只是一介布衣,作用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