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賜進士出身正七品,官品跟榜眼、探花一樣,但多數都被放到六部觀政。
三甲則為同進士出身正八品,跟二甲一樣都可以考庶吉士,這也是二甲、三甲進士唯一進翰林院的渠道。
考進翰林院待上三年後再考,三年考成,原本二甲進士可授編修,原本三甲進士則授檢討,屬“留館”,考不中的則被外放六部為主事或到地方為官。
所有人都渴求獲得一甲進士的榮耀,事關讀書人最大的成就,也為將來做官鋪平道路。
“湖廣安陸州,朱浩!”
唱名連報三遍。
朱浩從自己所站位置往外走了一步,然後徑直來到左側最前方站定。
“一甲第二名,北直隸固安縣,楊維聰。”
同樣唱三遍名。
楊維聰眼神幾乎要殺人,死死地瞪著朱浩,卻只能老老實實走到朱浩身側,立在右邊,跟朱浩並排。
站定後,繼續用怒目瞪向朱浩。
二人早就結怨,朱浩作為湖廣鄉試解元,在會試和殿試中連中兩元,這樣一來,名氣迅速蓋過楊維聰,更可甚者朱浩只是個少年郎,更讓楊維聰義憤填膺。
“一甲第三名,江西鉛山縣,費懋中。”
第三人走出來,此人年歲比楊維聰大,之前跟朱浩沒什麼交集,畢竟是閣老家的侄子,再加上費宏最近被皇帝徵召回朝入閣,如此一來費懋中在一甲三人中便多了一道得天獨厚的保護符。
……
一甲報結束。
接下來就是二甲和三甲。
二甲唱名兩次,到三甲時唱名一次,有排次比較靠後的聽不清楚,會有鴻臚寺的官員站在場地靠後的位置再重複一次。
所有人都按次序站定後,傳臚正式結束。
翰林院代表走過來幾人,當首者赫然是之前跟朱浩有過接觸的楊慎,楊慎先去跟鴻臚寺的官員行禮,這才來到朱浩和楊維聰面前。
當他看到朱浩和楊維聰的站位次序後,不由輕輕嘆口氣。
明顯楊慎不甘於自己的好友楊維聰考取榜眼,這會兒連他自己都顏面無光。
“狀元公,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