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走了過去,向楊慎行禮。
楊慎衝著朱浩點了點頭,往門口看了看,卻沒見其他人前來。
“來得挺早啊。”楊慎道。
朱浩笑了笑:“楊翰林也很早。”
“同為修撰,不必如此客氣,以表字‘用修’稱呼我便可。”楊慎倒也沒多大架子,畢竟是翰林院的同事,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整那些虛的沒用。
翰林院的房屋構造奇特,基本都是南北狹長那種格局。
兩側是一些低矮的屋舍,一看就是藏經之所,跟隨楊慎往裡邊走,沿途不時見到正在打掃的雜役,這些雜役很木訥,見到有人來也不打招呼,一看就知翰林院中的氛圍相對壓抑。
小書亭
這地方說是清貴之所,說白了就是沒什麼職權,屬於務虛的清水衙門。
想在這裡混得好,不是要看在翰林院中做多少事,而是要看跟禮部和詹事府等衙門能建立起多深厚的關係,所以翰林除了日常來進行修撰一些書籍外,更多的時候就是在攀關係走門路,看看能否跟朝中大老建立起聯絡。
楊慎道:“目前翰苑中最為著緊之事,乃《武宗實錄》修撰,以後你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問我。”
朱浩問道:“以在下這樣剛進翰苑之人,有資格參與修撰此等重要典籍嗎?”
“等你領詹事府差事後,自然可參與到修撰中,即便是初入翰林院,平時修撰時整理文稿之事,你也會參與。”楊慎道。
大明翰林院跟詹事府屬於同一體系。
一般進翰林院後,過一段時間,翰林院修撰會兼詹事府左中允、右中允等官職,但本身詹事府的主要任務是教導太子,在沒有太子的情況下就充任日講官,但很多時候就是在旁幫忙遞送講稿。
任何一個衙門,剛進來都是給上官跑腿打雜的,就算朱浩這樣狀元出身的進士也不例外。
“如今翰林學士乃劉學士,石尚書調任後剛剛上任,至於平時修書等事,則是由侍講學士李學士來負責……”
楊慎給朱浩講解了一下。
也就是說,現在翰林院主事是劉春。
歷史上劉春是在今年六月死在任上,眼下馬上就要到六月了……朱浩也不知自己是否能以蝴蝶效應改變劉春的命格,不然過幾天就要送走這位頂頭上司。
至於楊慎說的“李學士”則是李廷相,弘治十五年探花,參與主持了去年會試,屬於朱浩的“座師”。
按照規矩,以後朱浩就是李廷相的人,本屆進士在朝堂混得好壞,主要看李廷相以後混得如何。
當然,朱浩不需要攀這高枝,再說這對朱浩來說也不算高枝,誰是高枝還不一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