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誰都覺得,皇帝說了一件近乎天方夜譚的事情,居然在民間籌措到幾十萬兩銀子。
但等朱四把黃瓚的名字說出來後,在場大臣包括楊廷和在內全都噤聲。
連孫交都在想:“這個黃公獻真不簡單,莫非伯虎不肯直言的原因,是怕將此人捲入到朝堂紛爭中來?可為朝廷排憂解難,乃好事一樁,為何要遮遮掩掩呢?伯虎是否太過瞻前顧後了些?”
“諸位卿家,你們還有何要問的嗎?”
朱四態度冷漠。
不給朕辦事,讓朕自行解決,順利解決完了你們還跳出來質疑,請問到底誰才是皇帝?
要不是知道現在根本就沒法把姓楊的給弄下去,朕才懶得跟你們解釋這麼多呢,都說這朝堂官僚臃腫,看來果真如此。
孫交看文官一個個都有點垂頭喪氣,宛若鬥敗的公雞一般,只能由他出來將此議題進行下去:“陛下,無論何人出面斡旋,都不當令朝廷食言於人。”
朱四先是蹙眉,隨即問道:“孫部堂,你的意思……朕在籌措錢糧的時候,空口白牙許諾了他人好處?”
“老臣……並無此意。”
孫交沒想到這小皇帝說話如此耿直。
朱四搖搖頭:“朕不知你們怎麼想的,是否對朝廷有損失,只管問南戶部黃尚書便是,今天此事是否可以到此為止了?”
說完還特意打量楊廷和,好似在等首輔表態。
楊廷和恍若未見,立在那兒沉默不言,心中似在盤算別的什麼事。
……
……
“大快人心!”
下午,朱四出宮見到朱浩後,一臉解氣地道。
因為蔣太后限制他出宮,他只能白天溜出來,雖然這樣被外間發覺的可能性更高,但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天黑前回去老孃不會多加批評。
好像每個當母親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在天黑前回家。
就算這個孩子是皇帝,心思也一樣。
朱浩道:“事情順利解決就好。”
朱四哈哈大笑,張佐卻不無擔憂地問道:“朱先生,如此會不會連累到黃尚書?照理說此事……他的確出過力,就怕楊閣老會找他麻煩。”
朱四一聽也緊張了,連忙看向朱浩:“不會因此而讓朕失去個能幹的大臣吧?”
朱浩搖頭:“換作我是楊閣老,現在所想應該不是怎麼把黃尚書給扳倒,而是想怎麼把如此能臣收攏到帳下。陛下在眾大臣面前給黃尚書立威,誰都知道其理財能力……此時怕是連參劾他的人都要掂量一下是否會惹眾怒,楊閣老更不會逆勢而為。”
“對對對,朕今天如此褒獎黃尚書,別人不會把他怎樣的。”朱四好像沒腦子一樣,朱浩說什麼就是什麼。
張佐道:“就算黃尚書不在朝中,有朱先生在,什麼事也能解決。”
他很清楚籌措錢糧功勞最大之人是誰,自然是朱浩,至於黃瓚……牽扯到的功勞,更多是其小舅子蘇熙貴,黃瓚人在南京想幫忙也幫不上,卻硬被頂到臺前來做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