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瓚在朝中就好像一把萬能鑰匙,什麼鎖都能由他來開啟。
有什麼別人覺得匪夷所思的事情,只管往此人身上推就行了。
黃瓚在鹽場技術革新方面立下汗馬功勞,縱觀大明之前那麼多戶部官員,無一人能及,也正因為大明百姓這幾年都能吃上平價鹽,而朝廷的鹽稅收入也在一步步提高,使得黃瓚在官員和百姓中的聲望日隆。
這也是為何楊廷和明知黃瓚乃是正德皇帝派系,掌權後卻一直未能將其趕出朝堂的原因。
師出無名。
還易惹眾怒,讓人覺得他楊廷和黨同伐異,就算真的要黨爭,也要講究個合理性。
三朝回門的基本流程走完,朱浩便要帶孫嵐回家。
朱浩客氣地問道:“是否先將內子留在這裡,等過了中午再接她回去?”
孫交白了朱浩一眼:“好不容易來一趟,不一起吃頓飯再走?”
朱浩看了看外面,冬天的日頭沒多烈,太陽還在東南方,怎麼看距離中午都還有段時間,看這意思孫交要跟自己“促膝長談”?
孫老頭,你這叫消極怠工知不知道?
“我還有旁的事。”
朱浩回道。
“什麼事?”
孫交較真兒地問道。
朱浩笑道:“孫老在朝,對我這樣的後生晚輩所做之事,也關心嗎?我不過是在翰林院修書罷了……”
孫交道:“但你的見地,卻不像一個初入官場的菜鳥,倒像浸淫仕途多年……老朽第一次見到你,便覺得你身上有一股他人不具備的城府。”
“呵呵。”
朱浩勉強笑笑。
城府?
明顯不是誇讚,而是在挖苦人!
“既然你知曉陛下要開礦,說這一切乃南京黃公獻力主,還讓你的恩師唐伯虎去主持此事……那你可知曉,陛下屬意何人來接替伯虎的差事?”
孫交好似考試一般問道。
朱浩搖頭:“不知。”
孫交問道:“你是真不知,還是故意裝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