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輪悲喜間,感覺被這對師徒給玩弄了。
唐寅道:“那……不知何人來替我?”
朱浩笑了笑:“不知道,說不定最後選了我呢?”
唐寅一怔,皺眉道:“若真是你的話,必定為楊閣老提請,在他身邊諸多人中,好似也就你最為合適。”
“嗯。”
朱浩點頭。
問題就出在這裡,楊廷和身邊沒有跟興王府走得近的人。
想管理皇莊,背後是大批新皇在興王府的舊部,找個外人去把地給賣了或還好說,誰去都行,但若是想長期打理,就非需要朱浩這樣出身興王府的人不可。
蔣輪道:“戶部主事,不過才正六品,跟翰林院的修撰比起來……簡直是降級,朱先生會去?”
朱浩搖頭:“到時可能由不得我來做選擇……其實如此也好,反正我在翰林院中也悶得發慌,正好出來做點事……咱師徒同心,把礦給開起來!”
唐寅一臉厭惡之色:“少來!你小子打什麼主意,我現在都還沒搞清楚!再說了,你以為是在天子腳下開礦呢?”
朱浩笑道:“本應如此……煤窯我打算開在西山!”
蔣輪和唐寅對視一眼。
蔣輪道:“我聽說好像……西山那邊是有一些煤窯,聽聞連壽寧侯和建昌侯也在那邊開礦。”
在大明,民間開私窯的情況屢禁不止,朝廷一直限制在京師周邊開礦,怕影響風水,但本身煤礦產出既能滿足京師以及周邊地區做飯、採暖的需要,又能安置大量的工匠,更能為開礦的人謀求利益,尤其那些勳貴,在京師周邊私自開煤窯蔚然成風。
歷史上一直到嘉靖中,採礦禁令才會正式解除,而京城周邊幾個煤產地,也正式開始走向繁榮,往後幾百年礦開得是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
唐寅好似聽明白了朱浩的意思,問道:“你是想跟……張家兄弟爭利?”
朱浩笑道:“他們開他們的,我們開我們的,彼此不影響。”
蔣輪道:“可是礦藏多的地方,必定是早就被人給佔了。”
“那我們就從新地方開……礦上都黃土埋著,滿是林木,他們知道哪裡的礦更富有?”朱浩笑道。
唐寅更加不解:“那你知道?”
朱浩攤攤手:“我們開的是官煤窯,有朝廷的許可,唐先生更是工部員外郎,我們想怎麼開就怎麼開,你要是怕找不到富礦,很簡單,讓蘇東主的人幫你找……不過我覺得大可不必,因為你忘了我會幹什麼?”
“你會……幹什麼?”
唐寅還是沒明白過來。
你小子會的東西倒是挺不少,一時實在想不起來哪一樣正好跟開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