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道:“王府中事,我牽扯到的比較少,多數時候跟在唐先生身邊,也算有所涉及。唐先生這人,生性隨和,平時對我並不見外,而在我考中生員後,更與故興獻帝有過接觸,但大事尚輪不到我來謀劃。等我考中舉人時.那時興獻帝已薨逝.”
楊廷和點點頭,顯然接受了朱浩的說法。
朱浩本身年紀就不大,考中生員,並不是獲得舉人和進士功名,王府中人憑何信任一個錦衣衛出身的小秀才?
若朱浩考中舉人,因前途光明,倒可能會得到一些器重,但那時朱祐杬已死,朱四當家後便(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彩繼續
被拉到京城當了一年的人質。
站在一個外人的角度,朱浩的崛起,時間軸上,跟王府中發生的大小事情均對不上,也就令楊慎不往深處想。
“黃錦這個人,你知道嗎?”
楊慎不再追問朱浩自身的問題,改而問起一個看起來不相干的人物。朱浩心知肚明。
蕭敬在宮中縱火案發生後,已確定卸任回私宅閒住,而朱浩提出接替蕭敬當司禮監秉筆太監兼東廠提督的正是黃錦。
歷史上,黃錦當了十幾年御用監太監,並協助朱四提督團營,可說是立下不少功勞,後來更是直接接替故去的張佐,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一生無太大功勞,但也沒什麼過錯,屬於中規中矩之人。
這次朱浩想讓黃錦提督東廠,更多是方便辦事,並不是說,黃錦以後就在司禮監把坑給佔死了,如果發現有人才的話還是會任用別的太監將其頂替掉。
朱浩道:“聽聞他為人拘謹,學問方面比較好,但我並無與其有接觸的機會。”
這倒是實話。
王府承奉司那些太監,本來只是負責伺候王府貴人,多在王府內宅活動,少有與外人碰面。
在進京城成為皇宮裡的執事太監前,朱浩能接觸到的王府太監只有張佐一人。楊慎問道:“那他在刑獄方面,有何見地?”
朱浩心想,感情跑我這裡來試探王府中內情?你們不是找了個王府叛徒嗎?直接問他不就完了,幹嘛來問我?
“不清楚。”
朱浩搖頭道,“王府承奉司的事,我在王府中讀,很難過問。”
朱浩的意思很明顯,我又不是太監,你問我王府中那些個陌生太監的專長?真當我跟他們穿同一條褲子?
專業不對口,問了也白問。
楊慎點點頭:“好,你沒旁的事,隨我出去一趟,我與你有事做。”..
楊慎特地把朱浩叫上,好像有什麼要緊事。
朱浩當然要防備楊慎知悉他幫新皇做事,帶他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將他給綁架了,甚至直接來個殺人埋屍.
雖然這種可能性不高,但朱浩不得不防。
好在朱浩身邊一直有錦衣衛的人保護,當他與楊慎出了翰林院後,就有幾名護衛尾隨其後。
若真要“行兇”,朱浩估計楊慎活得不會比自己更久,真撕破臉,那就是魚死網破,沒什麼顏面可講。
但明顯楊慎對朱浩的信任,超過一般人。二人去的地方,乃是壽寧侯府。
當朱浩下了馬車,看著壽寧侯府的匾額,有些摸不清楚楊慎的套路,或者說暫時沒搞清楚楊慎的老爹是怎麼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