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他之前的觀察,以及對小皇帝的瞭解,覺得朱四應該是屬於那種有點急才,但做事毛毛躁躁,卻又很偏執任性,不聽人勸的脾性,不然也不會在大禮議和開礦之事上如此執著。
可就一天工夫數理化小皇帝就轉性了?
怎麼可能?
……
……
楊廷和回到內閣值房。
這邊御馬監太監韋彬前來傳話:「楊閣老,太后娘娘懿旨……」
韋彬在正德朝,也是權勢滔天的太監,在內府體系中興風作浪。
如今跟他同樣作威作福的太監,多已降職外調,而他依然平安無事,主要是他有著「擁立之功」。
再加上興王府承奉司內的確沒幾個太監可用,就算朱四想培養自己人,也找不到那麼多「人才」,只能在舊體系中找一些有一些對新皇有功還會辦事的太監,留在身邊暫時予以重用。
這也是為了安定朝中人心,尤其是皇宮老人之心。
之前被朱四用過的魏彬、蕭敬,到現在還在任用的韋彬等,都是這個路數。
而韋彬作為內宮的老資格,多聽命於張太后,沒事幫張太后傳個話什麼的。
楊廷和結果懿旨,看完後面色陰沉,雖然懿旨上張太后對他這個首輔大學士很客氣,但也婉轉表達了要為君臣間充當和事佬的意願,言外之意是雙方放棄成見,勸說他以國事為重,不能讓君臣不合。
「介夫,你……」
次輔蔣冕走了過來,很想知道懿旨到底是何內容。楊廷和卻沒有理會他,將懿旨合上,望著韋彬問道:「韋公公還有旁的事情交代嗎?」
韋彬笑道:「楊閣老,朝中事務如今多為您主持,實乃我大明柱樑,誰都能倒,您不能倒啊……這是太后娘娘的原話,又言及陛下年少,親政日短,望楊閣老以朝事為重,不要因一些小事而傷了君臣和氣。」
捧加踩。
張太后既肯定楊廷和在大明朝堂不可或缺的地位,表明對他的支援,同樣也指出你昨天在朝堂上的舉動有僭越之嫌,不太容易為世人接受。
作為內閣首輔,你不能太執著於眼前那點蠅頭小利,應顧全大局。
楊廷和很想說,若我這把老骨頭不是為了大明的長治久安,才不會阻止小皇帝「胡作非為」。
小皇帝現在做的事,看起來是為朝廷開闊了財路,但
這種破壞規矩天馬行空的做派,一定會把朝廷帶偏。
前面有個胡作非為的正德帝還不夠,現在又要加個嘉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