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錦衣狀元> 第六百六十九章 次序之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九章 次序之爭 (2 / 4)

廷推?

沒門!

皇帝說扎個人入閣,我們就要同意?

毛紀的意思,我們不能僅限於在入閣人選上爭取,而應該從一開始就杜絕小皇帝隨便往內閣塞人的企圖!

所以朝會上就要跟皇帝據理力爭,不能讓朱四開啟隨便增加內閣大臣人選的先河!

「嗯。」

楊廷和點頭,顯然更贊同毛紀的觀點。

……

……

無論誰入閣,朱浩這個史官修撰都沒有任何機會。

在這件事上,朱浩雖為策劃者,但全程看熱鬧就行了。

此訊息很快傳遍翰林院。

「……你們聽說沒?陛下今日上午

召見幾位閣臣,提出要在內閣增加人手,卻不知誰有資格入閣?」

「我覺得劉學士首當其衝……他做過禮部尚書,如今又掌翰林院事,誥敕什麼的都由他來主筆,如此大才不入閣,那真是可惜了。」

「不見得,你們或許不知道,劉學士跟楊閣老關係不睦,聽說石學士和豐學士二人更有機會。」

人們私下議論,或許都不能算是小範圍內傳遍,簡直是在公開場合扯圈子討論,連一向不參與這種事情的朱浩都能聽到他們說什麼。

翰林們所說的石學士自然就是石珤,而豐學士則是豐熙。

豐熙雖然在翰林院中才名卓著,屬於北派文人的代表性人物,但他始終聲望不足,容易被人利用,歷史上豐熙參與了左順門事件,後被罰戍福建鎮海衛,本來是有機會入閣的大才,最後落了個罪死戍所的悽慘下場。

可以說,嘉靖初年的政治派系鬥爭異常嚴重。

嘉靖三年時朱厚熜的爆發,可以說就是這幾年小皇帝所受欺壓的一種宣洩,到時誰撞到槍口上,都是看不清局勢、自以為行的是忠義之舉的結果。很多人沒有衝出來當那出頭鳥,反而平穩過度,後來取得了較高的官職。

孰是孰非,難有公論。

朱厚熜為他老爹老孃爭取名分,在楊廷和為首的儒官看來不可接受,甚至違背了祖宗章法,認為其違背儒家大義。

可問題是……

皇帝為生父、生母爭取名分,不也符合儒家至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