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佐這邊,馬上有人搬了張椅子過來。
朱浩道:「張公公,你到這裡,只怕沒有不透風的牆,容易為外人知曉。」
張佐苦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陛下那邊實在是催得緊,再便是陛下其實……也不希望怠慢先生,先生何必堅持在這裡過夜?」
「不如讓人給您換了高床軟枕,您找個好點的地方休息,白天有人來探望的時候,換回來便是。」
「不好。」
朱浩道:「錦衣衛內,仍舊有不少老人,他們必定會把裡面的情況洩露出去,畢竟此事現在滿朝文武都很關心,他們或想以此來換取一些利益。若是有人深夜前來,發現接近不得,便會產生懷疑……再或是到了地方,發生牢房內沒人,更會私下揣度。」
張佐感慨道:「先生真是小心謹慎。」
朱浩拿起幾份奏疏,當場便批閱起來。
張佐本想說,不用著急,什麼時候批好了,讓人送出去就行。
但見朱浩工作認真負責,又不好意思打擾,若是他離開的時候就能把硃批過的奏疏帶走,自然最好不過。
……
……
翌日清早。
眾大臣準備上朝。
當天很多大臣都準備疏救被拿入獄的翰林級監生等,趁著上朝前,聚集在一起商討對策。
楊廷和這邊,刑部尚書林俊帶來錦衣衛詔獄內的訊息。
「……暫且尚未用刑,不過看樣子是早晚的事,就看陛下的氣是否有消退,另外陛下這股火,來得沒情由啊。」
林俊要跟楊廷和說的,其實楊廷和昨天讓楊慎已查到。
而林俊所謂「沒來由」的事,分明是在指,皇帝這分明是遷怒那些翰林和文士,本來不該由這些人承擔,可能跟聯名上奏之事與楊慎發起有關。
但林俊在楊廷和麵前,不好意思直說。
楊廷和道:「今日朝會上,讓言官去提,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的人就不要摻和意見了。你去知會一聲。」
「這是為何?」
林俊先前還很強勢,一臉耿直,似乎要拿出死諫的架勢。
但其實他不過是個牆頭草,看到楊廷和得勢,才會事事聽從,現在皇帝拿出詔獄來嚇唬大臣,林俊也感受到自己可能因為先前為楊廷和出力過多而被皇帝清算,口氣比先前軟化了不少。
楊廷和道:「本就不該提刑獄之事,不應牽扯法司讞獄,文官進諫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