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熙貴繼續樂呵呵:「隨您,您說了算。」
……
……
蘇熙貴愈發像個政客,不像是商賈。
朱浩甚至覺得,可能蘇熙貴也很適合當戶部尚書吧。
只是蘇熙貴沒有功名在身,而且他還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唯利是圖……所有的事都要先拿到磅秤上過秤,能賺錢的才敢。
這種人的原則就是銀子。
說不好聽一點,連原則都沒有。
看到跟他朱浩混,能有大作為,連提攜他的黃瓚都能甩到一邊。
這種人能大用嗎?
大明無論怎麼改,讀書人當官,至少有原則,朱浩不會隨便改變……讀書人總算知道禮義廉恥,雖然這種禮義廉恥更多隻是嘴上說說,但多少要顧忌臉面。
第二天.
朱浩去找了李廷相,跟其提了請假之事,李廷相很認同朱浩的孝心。
再加上……
最近翰林院的確沒什麼事做,說是春講馬上要開始,朱浩還曾做過一段時間日講官,可能會安排什麼差事。
但問題是朱浩屬於年輕一輩。
翰林院內老傢伙日講排次都排不過來,一個個爭著去,若是皇帝不主動提出來,誰能替朱浩安排?
做夢去吧!
朱浩請假也是一件好事,或許李廷相認為,朱浩馬上就要被調出翰林院,到地方上去當官了。
先前聯名之事,朱浩可是首席,論罪最大。
皇帝別的權力不太穩固,但要調個翰林去地方當官,只是一句話的事,連楊廷和都不會出面力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