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四嘆道:「朕不由想起了唐先生,他當年就是受鬻題案牽累,到現在連考取進士的資格都沒有,正因為他不是進士,在朝中才會處處受制,若當年他以進士的身份入興王府,父皇在世時便會給他請命為王府長史,如今也不會是這般模樣。」
楊廷和聽了心裡直犯迷糊。
怎麼突然牽扯到唐寅身上了?
還是說這件事跟唐寅有關?
朱四道:「現在民間議論那麼多,朕要想辦法儘量平息不是?朕本來的意思,是以楊閣老出來主持局面,徹查這次事情,還民間士子一個公道……」
「陛下……」
楊廷和感覺小皇帝要亂來。
「楊閣老不必急著回絕,朕仔細思索後又覺得,楊閣老在朝事務繁忙,怎可能會有閒暇去查案?不由就由楊閣老出面掛個名,名義上由楊閣老主持徹查,其實讓唐寅去調查,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四笑眯眯問道。
楊廷和心想,新皇果然想方設法要重新啟用唐寅。
楊廷和道:「可是如今唐寅並無官職在身……」
這話都不是在反對了,簡直是赤果果提醒皇帝,你是不是又要給唐寅安排官職?
朱四道:「朕先前允諾過,讓唐先生不再牽扯朝事,所以這次的事,朕不打算給他安排具體的職司。朕其實就是想利用他曾經卷入鬻題案,受到牽連,還有他現在不是官員的身份,讓別人覺得他一定不會偏私於誰。」
「嗯。」
楊廷和難得沒有反對。
皇帝的話很有道理。
唐寅既不是他楊廷和的人,甚至還是政敵,受他楊廷和打壓連官都做不了,照理說不會偏袒他楊廷和,而唐寅本身在民間士子中聲望挺高,尤其曾經涉及鬻題案,所以應當對這種事深惡痛絕,說的話也能得到士子的信任。
楊廷和怕唐寅藉機找茬?
不存在的!
在於唐寅本來就是楊廷和的政敵,若唐寅真為了查楊廷和而捲入其中,唐寅一個連官都不是的人,去攻擊堂堂內閣首輔,誰不覺得這是藉機打擊報復?
再說了,你不是官,你找事,不會有任何效用!
「朕正愁給唐先生找不到事情做,就這樣吧……哦對了,不如楊閣老也舉薦一人,配合唐先生查……所謂的查,就是給民間一個說法,讓他們三天內拿出個調查結果,楊閣老以為如何?」
不會長期查,只查三天,而且楊廷和還以總排程的身份隱身幕後。
唐寅那邊楊廷和還可以派個人去監督……
再好不過。
「此事因禮科上奏而起,不如由禮科都給事中朱鳴陽協同。」
楊廷和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