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沒意見。
在場其他大臣也沒意見。
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
……
……
看起來楊廷和主動替皇帝分憂,親自出馬解決了一次士子對京試的信任危機。
剛開始有很多人覺得,皇帝在背後推波助瀾,但以結果論,皇帝在平息謠言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光是一直用心幫忙排程,以及在關鍵時候找錦衣衛為楊廷和撐腰,都體現出新皇對於君臣嫌隙彌補的誠意。
以至於到現在事情結束,朝中再沒人懷疑這件事跟新皇有什麼關係。
誠然先前之事,是打擊到了楊廷和的名望,但也不能說新皇是得益者,就是新皇派人乾的吧。
若真是新皇所為,那就直接攪渾水什麼都不做就行了,為什麼要幫楊廷和呢?這不是幫政治對手解除危機嗎?最後還讓民間士子覺得,新皇偏袒楊廷和,連同新皇在內也一併恨上了?
這麼做對新皇有什麼好處嗎?
很多人看來,皇帝此舉真有明君聖主之風。
事情結束,楊廷和出了奉天殿,駐足長長地撥出一口氣,一群人已圍了過來跟他恭賀。
朱鳴陽也苦著臉,湊上前向楊廷和誠懇認錯:「是在下無能,未能及時平息謠言,還要勞煩中堂您親自出馬。」
楊廷和點點頭:「無妨,你已經盡力了。」
朱鳴陽顯得很遺憾。
這次的事沒做好,為他以後升遷留下了巨大的隱患,連一群普通士子都對付不了,還引起哭廟這種大規模的抗議行動,把首輔楊廷和給捲了進來……你這樣的人不外調地方當個小官,真是對不起那些兢兢業業幹活的人。
蔣冕笑道:「這次的事,其實更多是需要內閣大員出面調停,無關他人對錯。」
這算是為朱鳴陽開脫。
朱鳴陽拱拱手,對蔣冕伸出援手表示感謝,頭也埋得更低了。
蔣冕又望著楊廷和:「看來陛下是誠心相助啊。」
站在蔣冕的角度,先前對皇帝的一些猜測,真是小人之心。
可在楊廷和看來,事情真沒有那麼簡單。
從頭到尾皇帝都沒有捲入其中?
背後沒有捅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