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問題,黃錦不知該怎麼回答。
張佐笑著回道:「陛下,如今大明生鐵價格一斤合銀不到一分,也就是不到十文錢,熟鐵價格才二十文。」
朱四問道:「那一口鐵鍋要用到多少鐵?」
張佐想了想,回道:「北方用的灶臺鐵鍋,一口就要二十斤以上熟鐵,就這還不算工匠費用,怎麼都要半兩銀子以上。」
「哦。知道了,那這幾百萬斤生鐵,價值怎麼都有幾萬兩銀子是吧?」朱四理賬能力倒也不差。
張佐笑著應是。
他有些汗顏,現在這小皇帝愈發不好糊弄,什麼事都刨根問底
,要是沒點水平,真矇混不過關。
以往張佐還真應付不了,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增加了不少閱歷,應付此等事已沒有什麼問題,讓他一個司禮監太監去留意民間柴米油鹽那點事,的確需要做點功課。
朱四道:「幾萬兩銀子拿來當誘餌,會不會……代價有點大?」
張佐再次笑道:「陛下,這麼大批次的鐵,可賣不到民間,要麼是用作軍需,要麼是用作造鐵路或是造船,眼下朱先生在永平府開礦,這些鐵算不了什麼。」
「行,朕明白了,說是價值幾萬兩,但市面上消化不了,那就是有價無市。」朱四道。
黃錦補充:「陛下,這批鐵本來就應調撥戶部……」
朱四聽到這裡,心裡舒服多了。
「朕讓敬道去開礦,他開礦所得鋼鐵,本來也不全用在造火車上,還要供給朝廷軍需軍備,也就是造兵器,現在他把一批本來就要給朝廷的東西,讓姓楊的以為是私下查扣白賺,再讓他不按規矩,以私下方式調運,就此落下口實和罪證,最後朕大筆一揮直接把這批鐵送給朝廷,順帶打擊姓楊的威信,讓世人知道他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嘖嘖,真是一舉多得。「
朱四更開心了。
既能對付楊廷和,還能把這批鐵用在朝廷實際用途上,簡直不要太爽。
朱四笑道:「你們說說,這算不算把姓楊的當猴耍?」
張佐和黃錦沒法正面回答皇帝的問題。
瞧這話說的……
就算真是這樣,也不能如此說,那可是你的首輔,關係再惡劣也要保持面子上的和氣才對。
「姓楊的現在有何動作?」
朱四問道。
黃錦道:「以下面之人傳報,說是楊閣老派人請懷柔伯去他府上,估計是商議此事。」
朱四再問:「敬道怎麼說?」
黃錦從懷中拿出一份東西,道:「這是朱先生密奏,以密文所寫,奴婢已讓人校對過,得知朱先生的意思,是猜到楊閣老要以地方衛所人馬將鐵運走,已通知駱安和陸松等錦衣衛,全力截查。」
朱四點頭:「能獲得姓楊的跟此案牽連的罪證嗎?」
「尚且不明確。」
黃錦恭敬回道,「一切要看截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