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楊廷和基於對小皇帝性格的瞭解所做出的判斷。
蔣冕道:「現在談,為時尚早,我倒不認為陛下會舊事重提……陛下近來最關注之事,莫過於造火車和鐵路,聽說陛下讓戶部調撥錢糧,抓緊時間造船,以加強東南海防?有關爭貢產生的外夷擾華夏之土事件,好像尚未有結果吧?」
在蔣冕看來,大明朝堂現在只是表面上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暗地裡激流湧動,小皇帝會耗費心思把問題重點放在大禮議這個看起來短時間內沒有回報的事情上?
楊廷和搖搖頭道:「走著瞧吧。回頭若是言璋那邊有麻煩,我不方便出面,你去問問,看看是否能幫上忙。」
……
……
楊廷和預料得其實沒錯,朱四其實早就想對大禮議舊事重提。
最近之所以沒提及,是因為朱浩人不在京城,若是朱浩在他身邊,估計朱四老早就重啟戰端了。
所以現在朱
四非常迫切希望朱浩能回來。
朱浩去永平府,一定程度上也是讓朱四身邊暫時無人可用,讓其不能亂來。
怕朱四任用其他大臣?
朱浩暫時沒這擔心,或者說,朱浩還會鼓勵別人在皇帝面前出風頭,就在於朱浩知道,楊廷和派系倒臺後,他跟皇帝間的蜜月期將會結束,那時就需要一個政壇上的對手來完成朝局勢力上的平衡,誰喜歡出來當他的敵人,儘管站出來跟他爭寵就好。
朱浩巴不得有這樣一個人,日後能跟他分庭抗禮呢。
他的目標真不在朝堂上跟人相鬥,他想及早完成工業化大明的目標。
皇帝讓施瓚還錢,卻沒派人去抄家,只是規定了限期,必須要在五天內籌措出第一筆銀子,十天內歸還所有四萬兩「欠款」。
施瓚差點兒就想舉家外逃。
大明嘉靖年間,南美洲所產白銀還沒有大批次運到華夏土地上,大明白銀產量相當有限,銀子的價值還很高,一般勳貴不偷不搶,光靠俸祿支撐,怕是一百年也攢不下四萬兩銀子。
施瓚儘可能去籌集,但心裡卻很不甘。
既然現在皇帝不追究刑責,只讓掏錢,那憑什麼楊廷和就可以不承擔任何成本?
政治責任我可以替你扛,但經濟方面你是不是給我分擔一下?就算你不全承擔,分擔個一半總行吧?可現在居然讓我一力支應,豈不是讓我破產嗎?
……
……
永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