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冕回來時,楊廷和兀自坐在那兒,神色落寞。
旁人都各回各的案桌前繼續處理手頭事務,只有蔣冕走了過來,站在楊廷和旁邊,將手放在他肩膀上。
「志同來跟你說的話,你別往心裡去,內閣上下都支援你。」
蔣冕並不知道孫交說過什麼。
料想就是替皇帝來向楊廷和施壓。
既然楊廷和有壓力,蔣冕作為楊廷和最堅定的政治盟友,就要表達支援,以讓楊廷和寬心。
楊廷和點點頭,沒有說什麼。
……
……
翌日早朝。
不出任何意外,楊廷和上表請辭。
眾大臣都還等著為懷柔伯施瓚說情,很多人就期盼楊廷和能開個好頭呢,結果楊廷和一反常態先表達自己要走的意思,既好像是對皇帝的作為很失望,又像是他真的不想捲入到朝廷紛爭中去。
楊廷和當面請辭,很多大臣事前都不知曉,內閣中除了蔣冕和毛紀知曉此事外,費宏和劉春也都不知楊廷和為何突然急流勇退。
朱四道:「楊閣老勞苦功高,朝中有你坐鎮,才能安定人心,朕怎能輕易讓你離去呢?」
皇帝的挽留,不管是否出自真心,至少表達出了態度,他這個皇帝有情有義。
楊廷和卻執意道:「老臣年老體邁,已無法勝任朝中差事,近來體弱多病,不能履行好輔佐陛下的職責,如今陛下春秋正盛,將來開啟盛世指日可待,老臣只想回鄉頤養天年,還望陛下恩准。」
很多大臣都不情願,有想出來挽留的,卻知現在不是時候。
當然也有人覺得,好像遭受了楊廷和的無情「背叛」——我們那麼全心全意支援你,最近你在朝堂上卻一直裝啞巴,好不容易你的話終於多了,卻是站出來請辭,你對得起我們的信任嗎?
朱四擺擺手,讓張佐去將楊廷和當面進呈的請辭奏疏拿過來。
朱四開啟來大致看了一遍,又交還給張佐。
「此事,朕不許,楊閣老請收回成命,有旁的事,再議吧。」
朱四再一次挽留,態度依然很堅決,好像從來就沒考慮過要把楊廷和趕走一般。
換作以往,或許楊廷和覺得這小皇帝很禮重他。
但現在他看出來了,小皇帝的耐心有多堅韌,若沒有要趕他走的意思,昨天他為何又會讓孫交把那些檢舉揭發他的奏疏和供狀等拿給他看呢?
不過是在群臣面前做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