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說,孫交現在已經顧不上管年輕人的家事。
「父親
好像沒之前那麼生氣了,他跟妾身提及相公時,一再叮囑要協助好相公,把家事打理好,讓相公不用為內院事煩擾。」
孫嵐的話暴露了孫交的心思。
雖然先前翁婿相見時,孫交表現出刻板老古董的模樣,但他心裡門清,這種勸說根本沒意義,論對朝堂的掌控,他孫交不服老都不行,連戶部多數事情都是出自朱浩暗中的謀劃。
朱浩點頭:「孫老跟我說,想在年前退出朝堂。」
孫嵐有些遺憾:「父親身體大不如前,就怕他回鄉旅途勞頓。」
朱浩道:「留在京城,有你兩位兄長,還有你隨時過去照應,再好不過。其實最近幾年,讓他留在京城養老也不錯。」
「這……恐怕不是我等晚輩能決定的。」
孫嵐其實也不想跟父親和家人分離。
若是孫交要帶孫家人回安陸,那孫嵐就要跟父親兩地相隔,估計下次再見面的時候,就是回去給父親送殯,而且這時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真不一定有機會見父親最後一面,一切都要看夫家的態度,而且從京城回安陸,的確太過遙遠。
朱浩笑道:「別人不行,但若是陛下讓孫老留在京城,再找點什麼事情對孫老形成羈絆,那他不想留也要留了。」
「不容易吧?」
孫嵐大概知道,朱浩既然這麼說,想來有一定把握。
可事情也不會太簡單,尤其不管怎麼看,都像是小夫妻算計老父親,讓孫嵐有一點自作主張的負罪感。
回不回故鄉這件事,好像真應該由孫交決定,而不是小輩出謀劃策,尤其還是暗中謀劃,這樣會顯得對老父親不尊重。
朱浩道:「一切都交給我吧,我一定會讓令尊心甘情願留在京城,就算以後與他喝喝茶,聽聽他的嘮叨,也很不錯。我自幼喪父,早把他當成可以規勸我,讓我不至於走歪路的長輩……長輩對後輩,不都如此嗎?」
孫嵐聽到後很感動。
夫妻二人都還沒正式圓房合巹呢,朱浩已把她的父親當成家人了。
這說明,朱浩沒把她當外人。
而且朱浩沒有介意孫交沒事跑來搞什麼突然襲擊,更沒怪責孫交的古板教訓,這讓孫嵐放下了心中大石,總算沒有因為自己和孃家人,拖累丈夫在朝中辦正事。
……
……
朱浩沒收孫交那份《大禮辨》,而且朱浩也沒主動跟朱四提及此事。
可朱四還是從錦衣衛那邊,得知了南京吏部主事侯廷訓的作為,這讓朱四恨得牙癢癢。
「……敬道,朕已打定主意,讓南京錦衣衛那邊,把這個人拿下,暗地裡抓到南京詔獄,好好審問一下,就算他交待沒有主謀,朕也有辦法讓他把朝中一些人給供出來……你看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