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刑部尚書趙鑑登上鑾駕,跟朱四彙報有關城外毆鬥的情況。
朱四臉上滿是不悅,皺眉問道:「朕只是讓士子參與議禮,怎麼動起手來了?首惡可抓到?」
趙鑑很為難,因為當時是一群不起眼計程車子在帳篷裡面議政,官員不
在其中,誰知道衝突是怎麼起的?事後那麼亂,他又沒親身去現場調查,只得到一些零星的訊息後就趕緊來跟皇帝奏稟。
「陛下,因事起混亂,無法找出先動手之人。」趙鑑明說了。
這種因意見不合而打起來的情況,讀書人當中比較常見。
怪只怪防備不足,誰知道那群讀書人好不容易有機會議政,居然敢當著錦衣衛中人的面動手?真是不怕死啊。
朱四冷聲喝道:「嚴查!」「是。」
趙鑑很為難。
身為刑部尚書,來跟皇帝說這個屬於公事公辦,皇帝一句「嚴查」,說起來輕巧,但具體怎麼查?更為關鍵的是,讓誰來查?
朱四道:「刑部現在應該派誰查案?讓朱敬道去吧。」皇帝的自問自答,讓趙鑑一怔。
趙鑑問道:「陛下,可是一直在刑部掛職郎中,卻無實職授以的朱浩?」「就是他!」
朱四道,「除了朱敬道好像也沒別人可委派·····他跟兩邊的人都認識,就讓他去,限期給朕查清楚。趙卿家,你不會認為不可吧?」
趙鑑心想,不讓我來查,這感情好。
可朱浩是哪根蔥?
為什麼皇帝好像有什麼事都首先記起有這麼個人?「是。」
趙鑑姑且先答應下來。
因為不是在朝堂上奏對,這種臨時查案的情況,趙鑑不會跟皇帝據理力爭,要爭也等來日朝會上再說,反正此事錯不在他刑部尚書頭上,他只是個傳話的,總不能讓他來背主要責任吧?
·····.
楊慎這邊剛進城,就聽說錦衣衛已拿下上百名士子。「用修,先到就近的僻靜之所說說話。」
這次來通傳訊息的,是現在楊慎的得力干將葉桂章。
葉桂章將楊慎和餘承勳請到街邊一處酒肆內,就在一樓角落的位置,葉桂章把錦衣衛拿人的事,詳細說明:「······有咱的人,也有另一頭鬧事的,不過聽說,還有安陸出身計程車子參與,據說跟安陸那位狀元公有關係。」
「安陸狀元公?」
楊慎一怔,他想的是,朱浩怎會捲進這種事?
餘承勳苦笑道:「沒搞錯吧?敬道一向明哲保身,不干他的事一概不問,今天想把他叫來都難,怎麼會跟他牽扯上關係?」
葉桂章道:「好像是有他相熟的人在其間搗亂。」
餘承勳釋然,輕嘆道:「怪就怪他也是安陸出身,跟旁人的立場不同,怕是有人故意將他往此事上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