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意做得挺不錯,開礦之事暫時也不用他煩心,不用去翰林院坐班,朱浩感覺自己輕鬆又自在。恰在此時,蘇熙貴登門來訪。
朱浩讓人把蘇熙貴帶到自己的書房。
「蘇東主,你還真是稀客,怎知我留在家中沒出去?」朱浩笑著問道。
蘇熙貴有些坐立不安,接過下人遞來的茶水,略顯尷尬道:「朝官們都在傳,說是明日朝會上,將重開議禮。」
朱浩點頭:「是有這回事······
今日上午,陛下召見了吏部、禮部兩位部堂還有內閣四位大學士,跟他們提出此事,如此一來訊息自然便傳開了。」
蘇熙貴試探地問道:「明日朝會上,可是會發生一些······不太好的事情?」「嗯!?」
朱浩坐回書桌後,看著一臉慎重的蘇熙貴,不解地問道,「蘇東主何出此言?」
蘇熙貴道:「黃公聽聞此事後,見到鄙人,說這或是陛下想以議禮之事逼諸位閣臣和部堂知難而退,或就此······退出朝堂,不知陛下是否真有此意?」
朱浩笑了笑,他沒想到黃瓚把這件事看得如此透徹。朱四和朱浩正是這麼做的。
提前告訴你們,就是為了讓你們拿撂挑子當作威脅,跟皇帝撕破臉,皇帝趁機讓你們滾蛋。
歷史上蔣冕等人就是這麼退下去的,朱浩不過是順應歷史潮流而已,就算比歷史上發生得早了點兒······朱浩也認為沒什麼,君臣在大禮議的問題上矛盾本來就不可調和,早一點晚一點有那麼重要嗎?「黃公怎麼想的?」
朱浩沒有否認,等於是間接承認了。
蘇熙貴嘆息道:「黃公之意,若是內閣中幾名閣臣都退下來,那以後難保朝堂不會出現什麼亂子,黃公自己怕也難擔當入閣之重擔。」
朱浩道:「看來黃公想在蔣閣老為首輔時入閣,而不是等蔣閣老退下去後再入閣,是這意思吧?」「啊?」
蘇熙貴一怔,但仔細一想事實如此沒法否認,便點點頭,「大概是這樣吧。」
「但現在形勢不允許啊,黃公入閣這件事,並沒有得到蔣閣老等人認同,先前有關入閣人選廷推問題上便陷入僵局,對此你們該知曉,那如何保證黃學士能在最短時間入閣?難道等蔣閣老和毛閣老二人退下去後,他再入閣,就晚了嗎?」
朱浩語氣變得冰冷。
黃瓚沒法及早完成入閣之事,說白了就是黃瓚這個老滑頭在大禮議的立場上不夠堅定。
你要是支援皇帝,那就支援到底,而不是既想在大禮議上站在皇帝立場上發聲,還琢磨著在其它問題上試著去討好文臣,結果就是兩邊都不落好,甚至連蔣冕、毛紀等人都看不起他。
你黃璜本來就是前朝遺留下來的「佞臣」,只是因為你能力突出,加上之前有楊廷和為你背書,你才有今時今日的地位,你怎麼會覺得自己是傳統文臣的一員?誰給你的勇氣?
蘇熙貴一看朱浩語氣裡好像有火氣,急忙辯解:「小當家見諒,鄙人的問題可能說得有些直了,鄙人是想替黃公問一句,是說只有蔣閣老和毛閣老退下來黃公才能入閣是嗎?」
朱浩道:「你現在問我這個,有些早了,議禮未開,文臣以如何方式去支援或反對,都還是無法確定的事情,計劃再好也會有百密一疏的時候,你讓我怎麼回答你?」
話是這麼說,但蘇熙貴好像是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