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紀道:「廷推時,諸位可要意見一致,內閣如今無須增加人選,相信幾位跟我的想法一樣。可不要有失偏頗。」
費宏和劉春對視後,也點頭認同。
皇帝要拉攏他們為黃璜入閣之事鋪路,這邊蔣冕和毛紀又對他們施壓讓他們反對內閣加人,費宏和劉春現在同病相憐,不得不抱團取暖。
翰林院。
眾聯名議禮的翰林,都聽說了楊慎上奏被打回來的訊息,這天聚集到楊慎宅邸,要跟楊慎商議再度上奏之事。
來了十幾個人,讓楊慎有點不想面對,畢竟楊慎已跟張佐達成秘密協議,他自己難免會有愧疚之感。
「……用修,聽聞陛下要讓黃學士入閣,而將黃學士留下的議禮翰林學士的職位,留給張秉用,現在翰苑內已傳得沸沸揚揚,不如下次上奏時,將此事一併提了,就以張秉用德不配位為由,對其進行參劾。「
不但要反對皇帝追封興獻帝,還要反對皇帝用議禮派的大臣。
黃瓚那邊,他們作為普通翰林,好像難以反對,畢竟黃瓚是以南戶部尚書的身份回京當翰林學士的,從官場升遷角度來說,並沒有較大幅度的拔擢,但張璁作為上上科的進士,還不到三年就被擢升為翰林學士,怎麼都於理不合。
他們自問資歷和經驗都遠比張璁豐富,在翰林院中都屬於「老人」,便覺得,憑什麼不能反對皇帝任用張璁?
楊慎道:「在下的想法,是議禮的奏疏,緩一緩再上。」
葉桂章隨眾人湊過來,不解地問道:「為何要延緩?」
楊慎此時儘量讓自己的說辭符合眾人的期待,道:「蔣閣老和豐學士他們,曾找過我敘話,認為我上奏操之過急,此時陛下並無異動,我等先提議禮之事,只會激發陛下的逆反心理,如今議禮暫時歸於平靜,最好等陛下舊事重提時,我等再行上奏。」
楊維聰從人堆裡擠上前,顯得很激動:「我等眾志成城,士氣高昂,卻要讓等待?怕是不妥吧?「
楊慎瞪了楊維聰一眼。
此時的楊維聰,在文官派系運作下,重新進了翰林院,併成為翰林修撰,已然跟朱浩平級。
最近楊維聰大出風頭,再加上楊慎並沒有摒棄對楊維聰的懷疑,以至於現在楊慎對楊維聰非常反感。「凡事要以大局為重,此番陛下將吾等上奏打回來,便說明問題,我們就算再固執己見,可得不到閣臣和翰林學士的相助,憑我們如何成事?做事之前,難道不該照顧方方面面的感受?」
楊慎以上位者的口吻,教訓在場這群「吃飽了撐著沒事幹」的人。
以前楊慎把他們當親密戰友,現在卻有點把他們當對手的意思。
餘承勳趕緊出來說和:「用修不要著急,諸位同僚都是好心好意,先前聯名,也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你看你怎麼還急了?」
楊慎道:「現在我們要找準目標,重點對付朝中那些支援議禮的人,聽說最近京師中,有人刊印議禮的書籍,擅自議論朝事,這些人居心叵測,難道我們不該先以他們為目標?」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