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熙貴繼續補充,“困難是有,但其實推進也還好,尤其是在江淮一代,鹽商多的地方,做生意現在都認我們的銀號和銀票。但在北方,尤其是西北之地,推行起來很麻煩。這些地方有時候連銀子都不好使,更別說是銀票了,很多人將其當成以前的寶鈔,避之不及啊。”
朱浩點頭。
要改變一個時代的經營方式,把銀行的概念帶起來,一時間還是有點困難的。
蘇熙貴繼續道:“至於存銀和放貸之事,推進不太順利,尤其是地方官府多幹擾銀號的正常運營,也就近半年來,錦衣衛插手後,地方官員才不敢伸手。之前在江贛等地,接連發生過官府查封銀號之事,都是靠布政使以上的關係才解決,其中又牽涉到活動經費……”
蘇熙貴說這些,其實是在告訴朱浩,這年頭做生意,可不是你有好點子,市場認可,就能順利推進的。
官商勾結倒是其次,主要是官府對於市場經濟干預太多了,尤其是那些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當官的誰不撈銀子?
只是撈多撈少的問題罷了!
還有就是有的官員腦子不好使,明知道這是皇帝的產業,也敢伸手,大概他們以為文官集團能解決一切麻煩,一直到現在文官護理派高層逐漸失勢,皇帝執掌大權,銀號的運作才趨向於正常。
“那明年再多開三百家銀號,賺個一百萬兩銀子,沒問題吧?”朱浩道。
“啊?”
蘇熙貴一聽瞪大眼,顯得有些吃驚。
隨即他便意識到,朱浩要利用皇帝話語權大漲的便利,快速擴張生意。
之前兩年只能算是小打小鬧,把生意的雛形給搞出來,推到市場上試試水,讓更多的人知道,順帶在各地小試牛刀,把遭遇到的困難先摸索一遍,屬於“前期投資”,現在朱四和朱浩大權在握,怎麼可能還像之前那樣按部就班?
肯定是要一步到位的!
“怎麼,不行嗎?”朱浩問道。
蘇熙貴道:“儘量爭取吧,就怕這目標……定得有點大。”
朱浩道:“這都已經三年了,如果這目標還大,那我們乾脆不用做了。現在有陛下全力支援,能隨時被調動廠衛,而且錦衣衛內部還能牢牢掌控住,不敢亂伸手,這種時候再不努力就遲了!”
“是,是。”
蘇熙貴嘴上應著,眼珠子骨碌碌轉,恐怕心裡又在盤算什麼。
朱浩知道,這時候蘇熙貴恐怕又有許多歪主意。
“這兩天你沒事的話就留在這兒,我還有些問題,間歇跟你商議一下。”朱浩道,“對了,以後這邊多開幾家戲樓、書場什麼的,這邊這麼多做活的人,文化產業有點落後。不要嫌蚊子腿肉少,該賺還是要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