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別人知道我是皇帝派系的人,已經很久沒有同僚前來拜訪過我,我似乎已被以前那些朋友疏離了。
“劉閣老,桂萼翰林學士的職位,朝會上沒有定下來嗎?為何只定了我一個?”
朱浩也很好奇。
皇帝既然採納了他的意見,應該兩個一起提拔才是,還是說皇帝仍舊覺得對張璁的外放是一種必要手段,而對桂萼的防備也是必要的?
劉春道:“陛下對於提拔桂子實之事未勉強,只說來日再談。不過你的事,陛下倒很堅持。敬道啊,看來陛下對你入閣早有預桉,你更應該勇敢地承擔起責任。老朽都不知平時你這一天天在做什麼。”
朱浩扒拉著手指頭算道:“造火車、造船、造紡織機和織布機、造炮、造火銃、造玻璃等等,其實平時我也很忙的,這些都是從興王府帶來的差事。不然你以為,陛下憑何能在不呼叫朝廷帑幣的情況下,就能把火車造出來?還能造出大批海船?”
劉春皺眉不已:“可那些事情,只要交待專人去做便可,非要你親自出馬嗎?內官便能做的事,以你的才華,為何要把精力浪費在那上面?你前途無量,更應該匡扶社稷,確保大明江山永固。”
朱浩差點想說,對江山社稷最有益的事,我眼下正在做,並沒有辜負萬民的期待。
但你們不這麼認為,我也沒辦法。
理念不同而已。
劉春道:“你當上翰林學士,看起來與之前差別不大,但朝中人對你的攻訐會愈發增多。聽說今天就有不下十份參劾你的奏疏送達通政司,說你懈怠公務,沒有盡到臣子的責任。”
朱浩笑道:“挺好。”
劉春皺眉道:“看來你對做官,已經意興珊了,是嗎?”
朱浩搖頭:“我對做官還好,只是不想做京官了,我一直在跟陛下申請,要到地方去,尤其是江浙,做一些更重要的事,可惜陛下堅決不同意。連這次江南剿滅盜匪倭寇之事,陛下也沒讓我去。”
“盜匪倭寇?”
劉春一臉迷惑。
顯然朝廷出兵剿滅海盜和倭寇的訊息,在朝中還沒有傳開,連內閣次輔劉春對此都不太知情。
朱浩道:“就是用新造的大海船,將沿海海盜和倭寇徹底清掃一遍,如果再有多餘的力量,順帶出徵一下南洋。”
“不可!”
劉春直接便否決此提議,“勞師動眾,一旦兵敗,指不定有多少人要為此擔責。你仕途正在上升期,切不可魯莽。”
朱浩聳聳肩:“船隊已經派出去了,攔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