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仲,我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陛下跟敬道間,到底是如何相處的?”
楊一清搞不懂,為何朱浩這次一意孤行背鍋,好像這種事朱浩完全可以避免牽扯其中,他自己不提,別人即便對他有意見,也會因為皇帝的包庇而不了了之。
但朱浩卻明擺著往火坑裡跳。
劉春笑著搖搖頭。
此舉既有不想跟楊一清解釋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他也不知情。
楊一清道:“聽聞敬道出身興王府,卻是錦衣衛出身,跟陛下一同成長,或有君臣外的情義。仁仲你跟志同相交莫逆,應該對敬道多有了解吧?”
“真不知道。”
劉春苦笑道,“許多事都要靠自己去感悟,但陛下對敬道很推崇,這卻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據說敬道在興王府時,就已深得興獻帝信任,雖然他那時還年少……”
能說的他才說,不能說的他不會主動提及。
楊一清點頭。
劉春這邊將走,有人過來通稟:“劉閣老、楊部堂,司禮監掌印張公公的車駕已到翰林院門口。”
楊一清打量劉春一眼,大概在說,他是跟你相約而來的?
劉春卻茫然地搖搖頭,似乎也不明白為何張左會這時候來。
……
……
翰林院門前,楊一清和劉春帶著幾個人出來迎接。
張左來翰林院很多次,突然見到這場面,一時間還有點不適應,以往自己幾時受到過如此禮遇?
“幾位……”
張左本是來找楊一清說事,而且說完就要走,卻未曾想這麼多人在。
他也就不好說什麼了。
劉春笑道:“在下要回內閣,就不多打擾了。”
劉春跟身後的人拱手作別,很多跟出來的翰林院同僚,也都各自回房。
等人差不多散了,張左也沒進門裡面,只是把楊一清叫到一邊,小聲道:“陛下吩咐,說是以桂萼為翰林學士,主管議禮之事。”
楊一清臉色沒什麼變化。
張璁回翰林院為翰林學士,這點楊一清能想明白,畢竟張璁本來就是翰林學士,是被朱浩排擠出去的。
但讓桂萼當翰林學士,還主掌議禮,這又算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