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們大權在握時,別人肯定不會輕易放過。
“就這樣,翰林院和六科交給你了,你最近多跟他們走動一番,尤其趁著公務時,將一些願意出頭的人都往我這邊收攏。”張璁鎮定自若道,“至於費閣老他們,則由我親自去見。”
……
……
張璁又開始在朝中活動起來。
而張璁最先走的關係就是司禮監掌印張左,他要幫黃瓚升吏部尚書,因為他看出來了,黃瓚之前就已經跟朱浩貌合神離,不可能再跟朱浩站在一路。
這也是張璁敢跟黃瓚合作的原因。
張左得知張璁的意圖後,很是意外,驚訝地問道:“張學士,這事與你何干?”
張璁道:“這不黃部堂,先前在張某人面前提及,今日某與張公公會面,於是便問上一句。”
“呵呵。”
張左笑了笑,他雖然學問不如張璁,但為人處世的經驗卻絲毫不差,當然能看出張璁的目的,於是道,“張學士,不是跟你說,陛下用人方面,不是我等能干涉的?你可知陛下跟黃部堂間,到底是如何相處的?”
張璁急忙道:“在下不知,望張公公賜教。”
張左道:“這世上的東西,尤其是官職,只有陛下給,臣子才能得,若陛下不給則不能苛求,這是規矩。黃部堂好像一直不明白這道理,你不會也湖塗吧?”
“怎會?在下明白得很。”
張璁知道,這些都是場面話。
什麼皇帝給不給的,最後還不是看看能給誰?
現在朱敬道不在朝,皇帝真正信任的會是誰?
“三萬兩就想買個吏部尚書?這位黃部堂莫不是個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呵呵。”
張左隨後的這句話,讓張璁一怔。
感情皇帝沒有把黃瓚放到吏部尚書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黃瓚在戶部打理政務的能力強,捨不得他離開,也不是因為皇帝食言,而是因為……黃瓚給的錢還不夠?
三萬兩?
這是賣官鬻爵嗎?
即便張璁現在鐵了心站在皇帝一邊,聽到這話,心裡也不由打憷。
當今天子似乎是開了一個很不好的頭,讓黃瓚給夠銀子才能升官?那跟朝廷賣官鬻爵有什麼區別?
“辦事能力嘛,黃部堂是有的,但陛下要的是能真正為朝廷分憂的大臣,諸如朱先生那樣的……你知道朱先生一年能給朝廷帶來多少銀子嗎?”張左問了一句。
張璁終於開啟了思路。
不是說,大家一致對付朱浩,朱浩就會失勢,這裡邊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朱浩能給朝廷搞來錢,給皇帝的小金庫以巨大的支援,讓皇帝可以隨時脫離朝廷的掌控,完成任何其想做的事。
這能力……傳統文臣誰能具備?
苦心經營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