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中間其實還有幾座城池,畢竟墨西哥到巴拿馬這一段陸地比較狹長,有許多小城鎮作為中轉站,其中又以蘇熙貴打理的“下城”為基礎,往下延伸,分別是“河城”、“海城”和“金陵城”,這三座城地理位置大概相當於後世的墨西哥城、瓜地馬拉和聖何塞城。
此時三座城的規模相對還比較小,朱浩將其交給京京二等部族首領打理,由他們組織印第安部族落戶並從事生產,向朱浩的政府繳納稅賦。
最初三座城建立時,人口不過幾千,但前後不到一年時間,三座城的人口數量均已超過兩萬,尤其以“河城”的人口數量增長速度最快,幾乎快三萬了,畢竟那裡是整個中美洲的核心區域所在,在吸引人口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
……
巴拿馬城和科隆城作為中美洲貿易港口城市,承擔著太平洋和大西洋間的貨物中轉重任,巴拿馬城主要是由從南方遷移來的印加帝國移民建設,人口也是以印加人為主。
兩座城市已有近八十萬人口,官府透過賜封土地的方式,讓印加人在兩座大型港口城市之間開墾荒地,修建城鎮。
最初南美洲的順豐城,是這個世界當之無愧的最先進的工業化城市,但隨著朱浩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巴拿馬地區,這裡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即便在資源幾乎全靠外邊輸送的情況下,愣是透過跟加勒比中間商的貿易,把這裡變成了工業化程度僅次於順豐城的新型城市。
最初加勒比中間商,只是把馬匹、牛羊等牲畜從歐洲和非洲等地運過來,換取大把大把的金銀。
但隨後歐洲人發現,大明官方似乎沒有主動跟歐洲人做生意的打算,美洲地區幾乎無限的金銀,並沒有大面積湧入歐洲,這讓他們看到巨大的商機。
歐洲的金銀沒有因貨幣濫發而貶值,金價和銀價穩定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上,這意味著他們跟新大陸帝國做貿易盈利方面將十分可觀。
隨後大批海盜船透過從非洲和歐洲運送糧食、礦產、牲畜、人口等,送到海地和古巴等海島,再透過加勒比中間商,把這些東西送到科隆城,就能換回金銀。
對朱浩來說,這暫時屬於無本買賣,畢竟手裡的金銀多來自印加帝國的供奉以及掠奪自歐洲殖民者,數量龐大,短時間內根本不愁花銷完。
他沒有主動派船去歐洲和非洲進行貿易,竭力表現出“不思進取”的一面,讓歐洲人以為,大明只是想把沒有主的美洲土地佔為己有,並沒有覬覦他們的領土和財富。
隨著中美洲局勢安定下來,朱浩已派人恢復開採銀礦和金礦,因為光靠農業和工業,無法承擔起整個帝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朱浩準備未來某個時候,以手上的金、銀對歐洲經濟來一次毀滅性的衝擊……
一切將發生他正式入侵歐洲大陸之前。
……
……
巴拿馬往南,就是後世的哥倫比亞地區,這裡有很多土著部落和城邦國,朱浩開始為開採石油做準備。
隨著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工業建設不斷向前推進,石油所代表的內燃機終有一日將橫空出世,但朱浩靠自己帶動蒸汽文明尚可,若要把科技往前再勐推一大步,就必須要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