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起奏,無事退朝。”趙天一道。
“明公,有一事還需要商議一番......”
就在這時,禮部侍郎黃川站了出來。
“何事商議,請講。”趙天一淡淡的道。
黃川拱手道:“年前燕皇曾言,請佛教來我大燕宣揚佛法,如今淨土佛國之人已經準備完畢,已經踏上了征程,赴約而來.......”
淨土!?
聽到這淨土二字,在場所有人都是眉頭一皺。
年前燕皇是曾言要讓佛教迴歸大燕,像是有謀算,但如今人皇身體有恙,此事倒是一直擱淺了起來,眾人也都是默契的沒有提及此事。
畢竟佛教歸來,誦經傳道,這無疑是在和真一教作對,真一教乃國教,從坊間,到江湖,甚至在廟堂之上都有著極為甚遠的影響力,沒有人會想著去開罪真一教。
尤其是二皇子一黨,私底下,眾人都清楚。
二皇子一直想要得到真一教的支援,更不可能去在這個時候觸真一教的黴頭,得罪二皇子。
而這禮部侍郎此刻提出此事,其背後必定沒有那麼簡單。
“此事事關重大,不如等父皇身體好在再講。”一直沉默不語的趙夢臺出聲道。
佛教東渡,千年契機將要打破,而且事關天下局勢,確實事關重大。
在場許多人看到這一幕,都是緘默不言,在廟堂當中要學會審時度勢,不關乎自己的事情,萬萬不可插手,否則定會殃及池魚。
這是為官之道,能夠站在金鑾殿中的哪個不是老油條了。
“此言差矣。”
趙夢臺話音放落,戶部尚書方少涵便站起身道:“佛教東渡,乃是人皇佈局天下的一步棋,當初他在時便千叮嚀,萬囑咐,並且定下了詳細的流程和方案,此事不可放棄,而且現如今佛教之人已經準備啟程,而我們卻突然叫停,這明顯失了信義二字。”
聽到方少涵的話,趙夢臺眉頭微微一皺,眼中的不悅稍縱即逝。
趙夢臺身旁的工部尚書嶽廷陳恰好站出,反唇相譏道:“此事事關重大,若是出了差錯,方尚書能夠擔當的起責任否?”
“好大的一頂高帽子。”
方少涵袖袍一揮,冷冷的道:“此事方某自然擔當不起,那麼若是淨土佛門倒向了趙國,那麼嶽尚書便能夠擔當的起了嗎?”
“此話說的沒錯,若是西域淨土入了趙國,無疑給趙國增加國力。”
“但若是佛門入了大燕,反而引起更大混亂,猶如魔教入境一般,那又該如何是好?”
“眼下已經是十分混亂了,又舔佛教的話,豈不是亂上加亂?”
...........
一時間朝堂爭吵之聲四起,一片混亂,就像是市集上叫賣一般。
“肅靜!”
趙天一冷眼看著陷入爭吵的文武百官,隨後冷喝一聲。
在場眾人聽到這話,都是不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