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成仙,他決定策劃入侵山海界的計劃,尋找這一絲仙機。
然而,山海界雖然比上界年輕,但同為本源大世界,整體力量卻不弱,而上界的大乘又不能保留所有實力下界戰鬥。
所以,天尊就挑選人選,投入下界轉世重修,先禍亂山海界,削弱山海界的整體實力,為後來“仙界”的大舉入侵做準備。
那個人選,就是魔帝。
魔帝沒有資源換取天道鏡的庇護資格,不得不選擇參加天尊發動的入侵下界的計劃,成為轉世奪舍者,禍亂下界。
但他的真實目的是想獨自尋找成仙機緣。
魔帝曾兩次轉世,第一次轉世建立魔門,卻被紫陽道君率領的山海界眾修擊敗,被紫陽道君封印在靈界深處,而後藉助天道鏡引發的封印裂縫投出一縷元神,攜帶整個封印進行第二次轉世,也就是秦壽。
天尊是全書真正的大boss,為了山海界的成仙機緣打造了入侵計劃,投送魔帝轉世。
原著和同人文中,雖然沒有寫到他出場,但他最終都成功入侵了山海界。
而主角光環,就是那縷成仙契機,也是位面之力。
本書中,天尊察覺到秦壽失控後,懷疑是魔帝有了異心,他卜算出成仙契機已經現世後,決定採取第二計劃,開始利用留在山海界的後手(那些上界倖存的山海界飛昇修士的宗門)來影響山海界,並籌備自己的降臨,決定親自出手。
司年,就是他挑選的降臨軀體,劇情之力就是天道鏡的力量。
有天道鏡在,只有他能夠以大乘的力量降臨化身。
這裡有三個細節:
細節1:天尊的最大後手是山海界第一修仙門派神霄派以及其暗中歸附勢力蓬萊島,神霄派的開山祖師神霄道君飛昇之後並未隕落,而是投靠了天尊,在天尊的原本計劃中,是想要靠魔帝擾亂山海界,削弱山海界的實力,然後再依託神霄派消滅魔門,一統山海界,從大義上獲得山海界的人心,真正掌控山海界。魔帝不過是他將來註定拋棄的棋子罷了。
細節2:魔門分裂出來的血神教背後也有天尊的影子,血神教的幕後主宰也受天尊指使,這是天尊的又一個後手,在原著和同人文未寫到的劇情裡滲透了御靈宗,統合了十萬大山。
細節3:三千年以來,正道最大的聖地神霄派一直在明裡暗裡打壓紫陽山。
在司年被天尊奪舍後,魔帝察覺到了天尊的真實目的。
於是,決定與秦壽聯手。
知曉了上界的秘密,秦壽在魔帝的幫助下,徹底掌控魔門,並將其洗白。
同時,秦壽也一路突破至洞天,成為紫陽山的掌門。
接下來,秦壽發展門派,團結山海界的各個勢力,與那些依附上界的門派展開鬥爭。
幾百年的宗門爭霸後,秦壽最終憑藉著挫敗上界的陰謀,戰勝了那些依附宗門,並突破大乘。
天尊意識到戰局越發不利,決定提前出手,發動入侵,並在秦壽嘗試融合“位面之力”的時候出手襲擊。
魔帝為了救秦壽,擋下了攻擊,隨之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