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說該觀賞魚產業在新加坡的成功,主要源於其在新加坡有非常規範的許可證制度,建立了在魚類生物安全控制、養殖、包裝、運輸和疾病控制等各方面全產業鏈的品質保證系統。
文章最後說,新加坡正在努力馴養和培育許多高價值的海洋物種和新的淡水物種,並開發新型的迴圈水養殖系統。上游研究側重於開發和使用基因組工具來培育新品種並維持野外種類的遺傳多樣性,但由於養殖魚類的空間有限,來自臨近各國的競爭非常激烈,使得目前該行業面臨諸多挑戰,其市場份額正在減少……
讀完這篇新加坡淡馬錫生命科學研究院發表的《新加坡觀賞魚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後,顧羽又在國家圖書館網站上找到另外一份介紹新加坡觀賞魚產業發展歷史的資料。
文章說新加坡每年出口觀賞魚約3億尾,佔世界出口總額的1/3,但除出口本國生產的淡水品種以外,有很大一部分觀賞魚是從亞洲其他國家,如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等國進口。
新加坡的商家們以低價從上述國家進口來大量普通觀賞魚,然後再進行精選培育和分級包裝,貼上新加坡標籤,再以高價出口到日國、美國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年增長率為5 %,賺取非常可觀的外匯……
看完這些文章以後,顧羽感覺系統商城上的這套“小型智慧垂直漁場”可以買下來,物有所值!
他腦子中有了初步的一個想法:將來自己可以“雙管齊下”,同時重點發展蔬果種植與名貴海鮮、觀賞魚養殖兩大產業!
……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第二天中午休息時間,顧羽特意跑去位於Lim Chu Kang area林厝港的新加坡觀賞魚批發和交易市場,決定實地考察一下這個觀賞魚市場。
進去一家叫Oriental&n的東方水族館,顧羽在門口看到了色彩斑斕的各色羅漢魚,如鴻運當頭、新加坡馬騮等等品種,還有綠虎皮倒鉤魚等,非常可愛和漂亮,根據大小,價格在100到1000元新幣不等。
越往水族館裡面走,裡面的魚越珍貴,顧羽接著看到一種日國黑蝶魚,它們有著美麗的體形,整個魚身顏色為灰黑色,遊動在水中就像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店家的標價達到了驚人的5000元新幣。
再往裡面走,大魚缸裡面養著一條外形非常漂亮,全身通紅的大龍魚。
但是很奇怪,魚缸上面沒有標價。
看顧羽駐足在這個魚缸前面許久,一個店員過來笑眯眯地問道:“先生,有什麼可以幫到你嗎?”
“這條魚為什麼沒有標價啊?”顧羽好奇地問道。
“因為這條魚很貴,需要與我們老闆親自溝通……”
店員的話越發引起顧羽好奇:“大概什麼價格啊?”
“大概至少需要50萬新幣……”
什麼,一條魚需要50萬新幣?有沒有聽錯?
店員報出的這個價格把顧羽嚇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