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柏明沒有絲毫猶豫:“當然是現代音樂,是古風濃郁的龍國風現代音樂。”
林軒點頭:“所以,譜曲習慣,是區分古音今音的一種方式。”
有了寧柏明出來開頭,博伊爾才開口:“如果是以這種區分,那麼時代背景也算是古典音樂現代音樂的區分。”
這很顯而易見,什麼時代,出什麼歌曲。
雖然商女不知亡國,隔江猶唱後庭花。
但就是亡國之際,後庭花才格外流行。
所以,亡國之時,商女之音就是亡國之音。
國破之際,鬼才知道《夜魔都》那首歌有多火爆。
當一個國家年富力強之時,各種激昂向上的音樂層出不窮。
這是小的時代背景。
大的時代背景呢?
先古時代,自由灑脫,音樂不拘一格。
越是制度完善,音樂越是框框架架。
到了王朝鼎盛時代,宮廷音樂大行其道。
到了自由時代,歌頌大眾,歌頌人民才是時代特徵。
所以,創作的時代背景,以及引申的音樂狀態,也是大部分音樂古今之分的標準。
到了這時候,唯一沒說話的專業評委鋼琴家莫多夫才說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我的認知中,古典音樂是有思想的,有格律的,嚴謹的,有很長的空間來表達一切的。”
“而現代音樂,是流暢的,沒有規矩的,胡編亂造的,只以某一句或者某幾句悅耳之聲來搭配出一首短的可憐的曲子。”
莫多夫覺得自己說的已經非常的委婉了。
但依舊惹怒了絕大多數人。
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是古典音樂迷,但絕大多數人都是要聽歌的。
【什麼玩意兒,什麼叫胡編亂造?】
【這人嘴真破。】
【我看古典樂也就適合在小電影裡做背景音樂。】
【樓上的放屁,古典樂那早洩勁兒,小電影才不用呢。】
【哈哈哈哈哈!】